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与-历史上的魏延之死-的差异-三国演义 (与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魏延,字文长,作为蜀汉时期的一员猛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善战而闻名,然而,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其死亡过程在正史与,三国演义,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历史上的魏延之死在正史上,魏延的死因主要源...

admin

魏延,字文长,蜀汉那会儿的猛将,打仗是真不含糊,军事才能和勇武劲儿在蜀汉里都排得上号。不过他的下场挺惨,正史和《三国演义》里写他死的方式,差得还挺远。

历史上的魏延之死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快不行了,临走前偷偷安排杨仪带着大军撤,让魏延断后。可魏延这人对这安排火大得很,觉得自己该接着带兵北伐,凭什么听杨仪的?结果杨仪按计划撤的时候,魏延先一步把栈道给烧了,想挡住杨仪,顺便把军权抢过来。这一下可好,蜀汉内部更乱了。

杨仪和魏延互相上表告状,说对方要谋反。朝廷里蒋琬、董允这些大佬都站杨仪,觉得魏延不对劲。最后在褒斜道南口,魏延被杨仪派去的马岱给杀了,还连累了全家。这事算是蜀汉内部争诸葛亮接班人斗争的收场,魏延成了牺牲品。

与-历史上的魏延之死-的差异-三国演义 (与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哪些)(图1)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之死

《三国演义》里就更有意思了,诸葛亮临走前不光安排杨仪撤军,还偷偷给了马岱一个锦囊,说等魏延喊三声“谁敢杀我”的时候,就突然动手把他砍了。这段把诸葛亮的神算写绝了,魏延的死也显得更悲情。

小说里写,魏延听说杨仪带兵撤了,更气了,带着部队先往褒斜道南撤,还烧了栈道想拦住杨仪。结果在褒斜道南口跟杨仪对峙的时候,魏延太大意了,最后被马岱给杀了。书里这么写,既突出了魏延的勇猛,也暗示了他性格太直,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历史与小说的差异

不过说到底,历史和小说里魏延的死,差别还挺大的。历史上他死,主要是因为蜀汉内部斗得厉害,加上他自己性格也有毛病;小说里呢,就编得更有戏剧性,搞得像诸葛亮早就设好了局,把魏延给算计死了。

历史上对魏延的评价也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是蜀汉的大功臣,打仗立了不少功;可也有人觉得他性格太冲,跟同事处不好,最后才落得个悲剧下场。小说里就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又忠勇又倒霉的悲剧英雄,看着还挺让人心疼的。


上一篇: 三国风云-曹操与杨彪的恩怨纠葛及杨彪的智慧善终 (三国风云曹爽) 下一篇:羊祜的历史辉煌-中的低调英雄-三国演义 (羊祜的历史辉煌是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