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的四镇将军分别是哪些人?有何贡献 (三国时期蜀汉铸造的钱币)
镇东将军,东汉末曹操曾为之,镇南将军,东汉末刘表曾为之,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刘靖与许允均曾为之,四镇将军,三国魏秩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与四征将军同,资深者...
镇东将军这官职,东汉末曹操干过,镇南将军刘表也当过,镇西将军韩遂在初平三年(192年)接过这活儿,镇北将军刘靖和许允都干过。三国时候,魏国的四镇将军是二品官,比四征将军低一级,但带兵权差不多,资深的能升大将军。蜀汉和东吴也设了这四个职位,尤其是蜀汉,实力本来就比曹魏、东吴弱,更得靠这四镇将军守着地盘,扛着两边的压力。
一、镇东将军
说到蜀汉的镇东将军,最有名的就是赵云了。刘备当皇帝前,曹操表过他镇东将军,但那是东汉的官,不算蜀汉的。赵云是建兴元年(223年)当上的,刘备刚死,刘禅继位,他从征南将军调成了镇东将军,还封了永昌亭侯。
那时候蜀汉刚在夷陵栽了大跟头,东吴还在东边虎视眈眈,赵云这担子可不轻,守着蜀汉的东大门。建兴五年(227年),南中平了,东吴也联盟了,诸葛亮带着众将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也跟着去了汉中。既然和东吴和好了,他虽然还挂着镇东将军的名儿,倒不用守永安了,直接跟着诸葛亮打北伐去了。
二、镇西将军
蜀汉的镇西将军有两位,姜维和胡济。姜维升得快,延熙六年(243年)就成了镇西大将军,还兼凉州刺史。诸葛亮死后,他在蜀汉武将里地位越来越高,后来还当上了大将军,成了武将第一人,北伐曹魏基本就是他主导了。
胡济呢,本来是诸葛亮的主簿,给诸葛亮出了不少好主意。后来当过昭武中郎将、前将军,还督过汉中,最后也升到了镇西大将军,官至右骠骑将军,算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不过这人吧,战功真没多少,尤其是守汉中那会儿,比之前的魏延、吴懿他们差远了。
三、镇南将军
镇南将军有三个,马忠、张翼、辅匡。马忠本名叫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人。刘备就夸过他是贤才,诸葛亮当丞相时让他当门下督。后来去牂牁当太守,平了叛乱,又当庲降都督,剿了刘胄。最后官到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封了博阳亭侯、彭乡侯。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当过梓潼、广汉、蜀郡三个太守,还跟着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想再伐魏,张翼在朝堂上使劲反对,但姜维不听,还是带他去了,回来就升他镇南大将军。
辅匡字元弼,襄阳人。刘备平益州后,他当过巴郡、巴东太守,还跟着刘备伐过吴。刘备死后,他慢慢升到镇南将军、右将军,封中乡侯,延熙初年就去世了。
四、镇北将军
最后说镇北将军。蜀汉北边就是曹魏,这将军得扛着曹魏的压力,责任不小。历史上当过的有魏延和黄权。魏延这人在刘备入川时就立了功,升牙门将军。刘备拿下汉中后,提拔他当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守了汉中十年,那可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刘备称帝后,拜他为镇北将军,还封了都亭侯。跟着诸葛亮北伐时,在阳溪大破过费瑶和郭淮,绝对是蜀汉中期的头号猛将。可惜诸葛亮死后,他和杨仪闹翻,被马岱给杀了。
黄权年轻时是郡吏,后来刘璋叫他当主簿。他劝过刘璋别迎接刘备,但刘璋不听,后来刘备赢了益州,他才降了,被拜偏将军。他还出过取汉中的计策,被拜护军。刘备伐吴时,他劝刘备别打,但刘备没听,让他当镇北将军,督江北军防魏国偷袭。结果刘备败了,黄权回不去了,只好带着部队投降了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