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无后真的是因为刨了祖坟吗-三国末期的-诸葛亮-是谁 (羊祜后人)
三国末期的,诸葛亮,是谁?羊祜无后真的是因为刨了祖坟吗?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蜀汉灭亡后,司马炎从老爸司马昭手里,接过大权后,便学习曹丕好榜样,逼着曹奂把曹魏江山禅让给了自己...
三国末期的“诸葛亮”是谁?羊祜无后真的是因为刨了祖坟吗?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
司马炎从老爸司马昭手里接过权杖,没客气,直接让曹奂把曹魏的江山“禅让”了过来,这会儿三国归晋基本板上钉钉——虽说东吴还撑着呢!
一来,三国末的江南那会儿还属于“未开发区”,真正把江南搞起来,得等到西晋完蛋、东晋南渡之后。打仗打啥?打的就是钱袋子!东吴那点家底,怎么跟强晋拼?

二来,东吴当时的皇帝孙皓,那可不是个东西,坏事做绝,好事一件不干,把东吴搞得民怨沸腾,上下离心离德,自己都快成孤家寡人了。
既然灭吴的方针定了,那啥时候动手?司马炎琢磨着:越快越好!毕竟他这皇位来得也不咋地,急需一件大功劳给自己正名。巧了,羊祜的奏折这时候递上来了,写得明明白白:别等了,打吧!
一、三国末期的“诸葛亮”
羊祜这号人,是三国末期响当当的将领。当年灭蜀,邓艾和钟会抢了风头;到灭吴,这功劳就得算羊祜的了。
不过羊祜的路子,跟邓艾完全不一样。邓艾灭蜀靠的是偷袭阴平的奇招,虽然快,但后遗症也不小,比如钟会作乱,差点让姜维翻盘。羊祜呢?他靠的是“熬”,整整十年的“德化”。但得说清楚,这“德化”也是被揍出来的。公元272年,司马炎第一次对东吴动手,让羊祜和徐胤两路夹击,结果被陆抗(陆逊儿子)一顿暴打,晋军惨败,羊祜还被司马炎收拾了一顿。

吃一堑长一智,羊祜想明白了:东吴虽然不行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陆抗这样的狠人,硬攻不行,奇谋更别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东吴自己不想打了。这就是他的“德化”。他在荆州一带,对老百姓特别好,抓了东吴百姓,好言好语安抚完,立马放回去;打仗?不存在的,他严禁搞偷袭,非要动手,就提前写信给陆抗,约好时间地点,规矩打,绝不搞小动作。你说这操作,反不反常?

陆抗也没辙,只能跟自己人说:“羊祜这是以德服人,咱东吴要是再搞屠杀、偷袭那一套,早晚被他‘化’没了。”就算陆抗这么清醒,还是挡不住羊祜这招。结果呢?羊祜一死,东吴老百姓居然哭得跟死了亲爹娘似的。都知道,诸葛亮死的时候,蜀国百姓也哭得不行,那是人家治蜀有方。羊祜死后,东吴百姓也这样,说明他的“德化”真到位。所以从这角度看,说他是三国末期的“诸葛亮”,一点不冤。

二、羊祜刨祖坟
就因为这十年的“德化”打底,陆抗一死没两年,羊祜立刻上书司马炎:别等了,打东吴!可惜啊,羊祜把该做的都做了,公元278年人就没了。灭吴之战最后是杜预打的——完全按羊祜生前的计划来的,所以史书说他“遗策灭吴”。司马炎心里也门儿清,灭完吴后,他哭着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看得出,羊祜在三国末期的分量,对司马家的贡献有多大。可能就是因为这,《晋书》里才冒出个离奇的故事。
说羊祜小时候,有个看风水的相士看了他家祖坟,惊呼:“不得了!你家这坟有帝王之气!”又补了一句:“要是刨开,就绝后了。”这话啥意思?参考曹操和司马昭,说白了:羊祜家要出皇帝,但不是他这一代,因为他得是曹操、司马昭那样的“奠基人”,后代才能当皇帝。所以要是刨了祖坟,让他绝后,那他就成不了曹操、司马昭了,后代也别想称帝。

羊祜听了这话,二话不说,真把自己祖坟给刨了……所以史书说羊祜没儿子。这故事听着玄乎,也巧得离谱,但漏洞可不小。你说羊祜小时候,他能有多大劲儿去“凿破墓所”?就算是他12岁死了爹之后,这事儿也不对啊——刨祖坟是大不孝,他家里能同意?

所以这事儿,听听就完了,当真就傻了。真正的目的,估计是给羊祜喊冤。毕竟他搞“德化东吴”的时候,惹恼了荀勖(荀彧后人)这些门阀大佬。司马家又跟这些大户绑得死死的,想也知道,羊祜肯定被司马家猜忌过。《晋书》突然整这么一出,意思可能是:司马家别疑神疑鬼了,羊祜是忠臣,没你们那些弯弯绕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