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三国时期钟会决定谋反时-有哪些支持他?为何会失败 (三国时期钟会是被谁杀的)

钟会,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先后扳倒了诸葛绪和邓艾,并兼...

admin

钟会,三国后期曹魏那边的一个大谋臣,还写得一手好字,灭蜀那会儿他可立了大功。不过这人吧,脑子一热,最后居然造反了,还栽得特别快。

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一块儿伐蜀,刘禅直接投降,蜀汉就这么没了。钟会先收拾了诸葛绪,又把邓艾给整了,顺便把两人的部队都收了编,加上姜维带着的几万蜀军,他自己手里还有十多万人,总兵力直接干到二十多万。手握重兵的钟会,早就不安分了,干脆就起了反心。

但问题是,钟会造反,为啥没人帮他呢?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当时钟会先上书告发邓艾要造反,司马昭让他去抓邓艾。钟会兵力是邓艾的五六倍,抓个人本来不难,可司马昭还是亲自带着十多万大军到了长安,还让心腹贾充带一万多步骑兵进了斜谷,驻扎在乐城,明显是不放心钟会啊。

钟会心里门儿清,司马昭这是防着他呢。情况不妙,得赶紧动手,不然更被动,于是他干脆决定造反。

钟会的想法其实挺简单:造反成了,能夺天下;就算不成,退守成都,像刘备一样割据益州,自己当皇帝也行。

三国时期钟会决定谋反时-有哪些支持他?为何会失败 (三国时期钟会是被谁杀的)(图1)

想法倒是挺美的,可惜钟会这算盘打错了,最后还是栽了。

他假借有郭太后的遗诏,说要起兵讨伐司马昭,让所有部下和蜀汉旧官都签字画押。不配合的?直接关起来。城门宫门全关了,派重兵把守。

《三国志钟会传》里写了:他把所有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领,还有蜀汉旧官都叫来,在蜀朝堂给郭太后发丧,然后假传太后遗诏,让钟会起兵废了司马昭。他把这诏书给在场的人都看了,让大家讨论完,就写在版上署名安排官职,再派自己亲信去接管各军。那些被请来的官员,全被关在益州各曹的屋里,城门宫门都关了,派重兵守着。

计划本来挺周全,结果出了岔子。钟会帐下有个叫丘建的,本来是胡烈的手下,胡烈把他推荐给了司马昭,后来跟着钟会伐蜀,钟会还挺喜欢他,重用了。丘建可怜胡烈一个人被关着,就跟钟会求情,让胡烈的一个亲兵出去给他弄点吃的。胡烈就通过这个亲兵把话传给了他儿子,说丘建偷偷告诉他,钟会已经挖好大坑,准备了几千根白棒子,打算把外面进来的士兵都骗进去,发点白衣服封个散将,然后一个个打死扔坑里。

这消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军营,大家都信以为真。有人劝钟会,消息都漏了,赶紧动手吧,可钟会犹豫来犹豫去,错过了最佳时机。

《三国志钟会传》里又写了:丘建启会,使听内一亲兵出取饮食,诸牙门随例各内一人。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曰:“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赐白,拜为散将,以次棓杀坑中。”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遍。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

胡烈的手下和他儿子带着士兵就冲进来了,钟会急得赶紧问姜维咋办。姜维说:“还能咋办?打呗,没别的招了。”最后外面的士兵一窝蜂涌进来,把姜维和钟会都杀了。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烈军兵与烈兒雷鼓出门,诸军兵不期皆鼓譟出,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时方给与姜维铠杖,白外有匈匈声,似失火,有顷,白兵走向城。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三国时期钟会决定谋反时-有哪些支持他?为何会失败 (三国时期钟会是被谁杀的)(图1)

话说回来,钟会手握二十多万大军,造反咋就失败得这么彻底呢?

司马昭其实早就看透了:蜀国刚亡,本地人都吓得够呛,根本不敢再跟着折腾;魏国将士呢,都想着赶紧回家乡,谁还有心思跟着造反?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钟会这么干,纯属自寻死路。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

司马昭这话确实够老辣,姜还是老的辣。钟会太年轻,想得太简单,结果栽了跟头。

其实除了司马昭说的,还有一点:钟会手下的这些士兵,家都在魏国呢。要是真跟着他造反,家里人肯定得遭殃。谁不想打了胜仗回去领赏,光宗耀祖啊?谁愿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跟着钟会瞎折腾,还连累家人?


上一篇: 结果如何-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有过交手吗 (结果技巧) 下一篇:三国名将中-谁的儿子最有出息 (三国名将中的马超 知乎)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