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父子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做出了哪些贡献-陈珪 (陈登的父亲)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陈珪、陈登父子,在名著,三国演义,中,吕布覆灭的过程中,有一对活宝父子,上蹿下跳,为老吕的自我毁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说到这里,您一定知道我说的是谁——陈珪、陈...
今天来聊聊三国里一对被演义带偏的父子——陈珪、陈登。提起这俩人,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估计印象都不太好:俩人在吕布覆灭时那叫一个上蹿下跳,活脱脱给老吕挖坑的“专业户”,感觉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有点不地道。但你要真翻翻正史,嘿,这爷俩压根不是演义里那样,尤其是后来被封伏波将军的陈登,那可是个狠角色,哪是蹦跶几下那么简单!
说陈登,绕不开刘备。演义里陈登对刘备那叫一个死心塌地:陶谦死了是他拉刘备上位,吕布偷袭徐州是他稳住后方,最后里应外合坑吕布也是他,后来帮关羽斩车胄、夺回徐州,还是他。俩人关系,铁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但正史里,陈登对刘备的感情可没这么深。最打脸的是,刘备被吕布偷袭后跑路,陈登压根没跟着他二次创业,反而留在广陵,成了曹操看南边大门的太守!

刘备其实挺欣赏陈登,《三国志》里他说过:“像陈登这样文武双全、胆识过人的,古代都少见,当世更找不出第二个。”那为啥陈登没跟刘备走?可能是刘备败得太突然,也可能是陈登压根没想跟,反正他守着广陵,跟刘备再没交集了。
曹操对陈登估计也挺纠结:这哥们儿帮自己灭了吕布,但之前是陶谦的人,还跟刘备称兄道弟,欣赏是欣赏,提防也提防。不过最后还是让他守广陵——要是他有二心,在外头折腾也比在眼皮底下强;要是没二心,正好盯着南边的孙家,当个缓冲地带。
有意思的是,灭了吕布后陈登被封伏波将军。说实话,这“伏波”有点虚,他没打过水仗,哪来的“伏波”?不过他虽然没“伏波”,却成功“伏”了“孙”——就是孙策那家子!
199年袁术败亡,孙家趁机抢地盘,孙策打下皖城,兵锋直指广陵。曹操当时正跟袁绍对峙,头都大了,再来个孙策,真想死。幸好,他还有陈登。

但孙策压根没把陈登放眼里:哦,吴郡太守陈瑀的侄儿?陈瑀都被我哥打跑了,他陈登算老几?也就听说他嘴皮子利索,没见过真本事。于是孙策派孙权带十倍兵力去打,还特意交代:“二弟,去练练手,打出咱孙家的威风!”那年孙权才17,搁现在还是个高中生,但在老孙家,17岁就该立功了。
十倍兵力的孙权打陈登,正常人早跑了,但陈登不。他下令关紧城门,把旗子都收了,装作被吓破了胆。孙权大军一看:哟,这么怂?先歇着,吃饱喝足再攻城。陈登在城楼上瞅着,见他们解鞍卸甲、松懈下来,心里乐开了花:“就等这个!”一声令下,城门大开,士兵们冲出去一顿猛砍,孙家军懵了,掉头就跑。孙权赶紧组织反攻,人多势众,又把陈登压回城里。
陈登哪是硬碰硬的主?他这是战略性撤退。接下来,他导演了场大戏:分出一部分士兵到城北,那里是曹操援军来的方向,让他们每十步堆个柴草堆。晚上,陈登一声令下,“呼啦”全点着了!火光冲天,跟白天似的。孙家军一看:我的妈,曹操的援军来了!赶紧跑吧!孙权也慌了,撤军的念头一起,陈登又带兵冲出来,军心不稳的孙家军,再次被打得屁滚尿流。

这一仗,打得孙权再也不敢小瞧陈登,广陵郡稳了,曹操也能安心对付袁绍了。没有陈登,官渡之战的局势,说不定就变天了呢!
陈登这人,不管是吕布身边卧底,还是守广陵“伏孙”,在玩人心、人性上,都是顶流。可惜啊,他死得太早,201年就病逝了,才39岁,正是事业最该起飞的时候。关于死因,《三国志》说华佗给他看病,说他胃里有几升虫子,是吃海鲜生的。千军万马都打不倒的陈登,最后居然让小虫子给放倒了,想想都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