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之人与爵位详解-关羽两次封侯始末 (封爵之人与爵士的关系)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关羽以其忠勇仁义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后世敬仰的英雄楷模,在他的生平中,有两次封侯的经历尤为引人注目,那么,这两次封侯分别是由谁授予的,又封的是什么爵位呢,一、首次封侯,曹操所赐,...
说起关羽,三国里的红脸关公,那可是忠勇仁义的代名词。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他这辈子其实封过两次侯,而且封侯的人、爵位都不一样,挺有意思的。
第一次封侯,是曹操封的“汉寿亭侯”。东汉建安五年(200年),那会儿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打得不可开交,关羽当时跟着刘备,但被曹操暂时收编了。他在白马之战里可太猛了,直接冲进袁绍大军,把大将颜良给砍了,这功劳太大了。曹操一看,得好好赏,就上表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汉寿亭侯”听着挺复杂,其实“亭侯”是东汉爵位里的一种,比县侯、乡侯低点,但也是贵族阶层了。能得这个封号,说明曹操是真看重关羽,他当时的战功确实亮眼。
关羽第二次封侯,那可就晚多了,是死后的事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丢了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杀了。但蜀汉那边,从上到下都念着他的好。到了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为了表彰他,追谥了个“壮缪侯”。这个“壮缪侯”的“壮”字好理解,就是说他勇猛威武;可“缪”字就有点说法了,有人说是夸他忠诚节义,也有人觉得带点贬义,说他有啥毛病。不过不管咋说,在蜀汉人心里,关羽的地位那可是杠杠的。
关羽这两次封侯,不光是给他个人评功,其实也藏着三国那会儿的弯弯绕绕。第一次是曹操封的,说明曹操当时是真赏识他,也反映了他和刘备那边又拉又扯的关系;第二次是刘禅追的,那更是蜀汉人对他的念想和敬仰。这么一来,关羽在历史上的分量就更重了,成了后世的英雄榜样。他那股子忠勇仁义的劲儿,到现在还让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