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代举人和秀才相比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英语翻译)

对举人和秀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科举制度,考取秀才相当于现在高考录取者,进入大学学习,还是个读书人,考取举人则相当于现在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者,出仕为官了,...

admin

最近老刷到有人问举人和秀才到底有啥区别,干脆今天就唠唠这个。

古代科举制度,考个秀呢,大概就相当于现在考上大学,成了个读书人,但还没真正踏入官场。考举人就不一样了,差不多是现在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算是有资格当官了,差别可不小。举人,是科举制度成型后最基层的士大夫,得在各省的乡试里考过。秀才呢,就是科举里最基础的功名,刚摸到门槛。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代举人和秀才相比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英语翻译)(图1)

所以举人差不多算中级公务员考试合格,是有正式品级的预备官员。当然举人想往上爬也慢,能混到六品官到老都算运气好,像左宗棠那样最后出将入相的,那是凤毛麟角,还得靠军功硬堆上去。中了秀才,见了县官不用下跪,得叫“学生”,一般案子还不能随便上刑。民间管他们叫“相公”,能去给官员当幕僚,或者当私塾先生,要么去大户家做管家、掌柜这类。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代举人和秀才相比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英语翻译)(图1)

古代读书人,没考上“生员”(也就是秀才)之前,都叫童生,俗称“白衣”。你看《水浒》里的白衣秀士王伦,就是个没功名的文化人,就算活到八十岁,没考上秀才,也还是童生。科举从隋朝开始,唐宋慢慢完善,到明清那会儿,考试制度已经严丝合缝了。明清科举分好几层:县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过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名,能上学、教书,或者直接当官。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代举人和秀才相比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英语翻译)(图1)

考上秀才,待遇还是不错的,能免掉家里的赋税徭役,官府还管饭,见官不用跪,不能随便用刑,这些。明清时候,士子过了乡试,就拿到“举人”这个永久功名了,以后能一直参加礼部会试。不过乡试是科举里最难的一关。清代各省取中名额不一样,看文风好坏、人口多少、税轻重来定。正榜考中的叫举人,每五个正榜里取一个副榜,叫副贡。放榜在九月,第一名是解元。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代举人和秀才相比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英语翻译)(图1)

中了举人,一只脚就算踏进仕途了,就算会试没考上,也能去当学官或者知县。全家不用交税纳粮,地位跟知县平起平坐,能随便进衙门。当然国家补贴也比秀才多得多。古代举人有做官资格,所以不穷;秀才只有点自身福利,所以才说“穷秀才”嘛。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古代举人和秀才相比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英语翻译)(图1)

古代很多人十几岁就考上秀才,按现在年龄算,可能还在上中学?不过古人十几岁结婚的多了,我们现在二三十岁没结婚的也不少。而且考上秀才,会被记进族谱,还要写个人传记,这可是大荣誉,社会地位差不多相当于现在重点大学毕业的。


上一篇: 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揭秘 (古代举人相当于什么学历) 下一篇:举人-举人-难考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举人指的是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