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为什么会流落到青楼-她与冒辟疆的故事是怎样的 (董小宛为什么叫董鄂氏)
你知道董小宛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星子满穹,月色皎皎,董小宛施施然的从房中出来,纤纤素手持着把团扇轻摇,夏夜闷热,她粉嫩脸颊上泛起了层层薄汗,索性搬了椅子到院中纳凉,月华如水,从...
夏夜的天上星子多得数不清,月亮亮得晃眼,董小宛拿着团扇从屋里出来,脸上薄汗一层叠一层。索性搬了张藤椅到院里乘凉,月色跟水似的从天上泼下来。每次看到这样的景,她脑子里总会冒出李贺那句“月漉漉,波烟玉”,后面跟着“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念着念着,风一吹,鬓发乱了,她望着月亮发呆——想远在苏州的娘,也觉得自己这日子,跟漂在水上的浮萍似的,没个根。
董小宛本来也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从小琴棋书画都学过,算得上是才女。可世事不凑巧,她十三岁那年爹爹病死了,家道一下子就败了。更倒霉的是,又碰上坏人使坏,家里那点底子被掏空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债主追着要钱,娘又愁出了病,董小宛一个姑娘家,能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娘等死。左思右想,一咬牙去了秦淮河。虽说卖艺不卖身,可进了那种地方,她心里清楚,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秦淮河的美女从来不少,但董小宛不一样,不光长得好看,肚子里还有墨水,谈吐风雅。这么一来,她成了红人,不少公子哥都跑来听她弹琴、听她念诗,风头一时无两。
以前董小宛最看不起靠脸吃饭的人,现在也不得不靠卖笑过日子。这美貌啊,真是把双刃剑,让人喜欢也让人烦。总有些客人不老实,动手动脚,想把她占为己有。酒喝多了,董小宛性子也上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那些心怀鬼胎的客人都得罪了个遍。后来来找她的,大多是些老头子,聊些风花雪月外的事,倒也清净。
可这么一来,生意差了很多,老鸨不乐意了。一个想守着清白,一个只想多赚钱,俩人谁也不让谁。董小宛一气之下,回了苏州。

躲能躲到什么时候?债可以拖着,娘的病可拖不得。没办法,董小宛又把自己卖到了半塘的妓院。从秦淮到半塘,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受苦,这命啊,真是无奈。可她还是守着“卖艺不卖身”的底线,好歹给自己留点尊严。
妓院里哪有什么真情?银货两讫,各取所需。董小宛见多了这些凉薄事,心里却还是盼着能遇到个真心人。她等啊等,春天在寒风里等,夏天在雷雨里等,秋天在落叶里等,冬天在雪地里等,日子久了,都快绝望了。
后来半塘的客人约她去太湖散心,她想着也好,出去透透气。就在这时候,冒辟疆出现了。早些年就听人说董小宛多好多好,路过秦淮河没找到,又专门跑来半塘。听说她出门了,干脆不走了,非等着见一面。

深秋的晚上冷得刺骨,董小宛在酒席上多喝了几杯,脸红扑扑的,有点醉。见到冒辟疆的时候,她正斜靠在床头,眼睛半眯着,像朵刚睡醒的芙蓉,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俩人聊了会儿,都觉得相见恨晚。天太晚了,只能先分开。
缘分这东西,真说不准。有些人见一面就记一辈子,有些人处十年也形同陌路。董小宛就这么跟冒辟疆见了一面,心里就全是他的影子了,有时候傻笑,有时候又叹气,跟变了个人似的。
结果这时候,娘没了。娘病了这么多年,董小心理有准备,可真到了这一天,还是接受不了。这世上,她再没有亲人了。天天哭,人越来越瘦,眼睛总是红红的,看着就心疼。
回到半塘,大概是太想娘的缘故,董小宛身子一直不太好。后来又听说田弘遇抢陈圆圆的事,同是风尘女子,她怕自己哪天也遭了殃。愁啊愁的,整个人像被霜打了的花,一点精神头都没了。
后来她病得越来越重,看着就快不行了。这要是就这么死了,真是可惜。偏偏命运又给了她一次机会——一别三年,她居然又见到了冒辟疆。眼前人是日思夜想的人,她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冒辟疆一来,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她的气眼看着就好起来了。
经历过这些,董小宛想通了,不能一辈子待在妓院里。她想从良,想跟冒辟疆过安生日子,当一对神仙眷侣。可她不知道,冒辟疆早有家室,还跟陈圆圆有过一段纠葛。情这东西啊,最是误人,董小宛一头栽进去,就看不清了。
她以为遇到了对的人,其实只是遇到了错的人。冒辟疆啊,不过是贪图她的美色,压根没想过娶她。最后还是钱谦益和柳如是帮忙,才把董小宛的赎身银子凑齐,冒辟疆再也没法推脱,只好把她娶回了家。

冒家规矩多,谁都不待见她这个出身。可她喜欢冒辟疆啊,能低到尘埃里去。后来她把冒辟疆的娘和妻子都伺候得妥妥帖帖,孩子也当自己的养,这么知分寸的姑娘,慢慢赢得了冒府上下的喜欢。
在那座大宅院里,董小宛总算过上了想要的日子。她有才,常伴冒辟疆左右,给他红袖添香。月色好的时候,俩人对着小酒喝;风凉的时候,一起看海棠花开。这样的日子,她盼了好久。
要是大明不亡,或许她真能在冒府安稳到老。可惜乱世来了,烽火连天,那份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碎了。
逃亡路上,苦得很。冒辟疆病得快不行的时候,董小宛连眼都没合过,一口水一口饭喂着,比亲人都上心。可她自己身子本来就弱,这么熬着熬着,也撑不住了。
冯梦龙写“卖油郎独占花魁”,同样是风尘女子,莘瑶琴遇到了秦重,董小宛却没这么好运。她爱冒辟疆,冒辟疆却没怎么爱过她。一场单方面的奔赴,从头到尾都是悲剧。
后来冒辟疆身边从来都不缺人,好像董小宛只是他生命里的一道影子,闪一下就忘了。直到老了,才哭着写《影梅庵忆语》,可那时候说什么都晚了,他欠她的,这辈子都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