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用英语怎么说)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对世情百态有入木三分的刻画之外,还有的就是对当时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详细描述,使今人得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初步的了解,那么,明清时期的贵族、商贾之家是如何过年的呢?...

admin

明清的小说为啥那么多人爱看?不光是因为把人情世态写得透,还把那时候的风土民情记下来了,让咱们现在能瞅瞅古人咋过年。那问题来了,明清时期的贵族、商贾之家过年都忙活些啥呢?咱就翻开书里的记载,一块儿瞅瞅!

一、置办年货,还得准备祭祖

进了腊月,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老人小孩就盼着过年,啥心不操,可当家的人就忙开了。不光要买一堆年货,还得给家里人置办新衣,忙得脚不沾地。在《红楼梦》的荣国府,这事儿自然落在王夫人和凤姐身上,“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

跟现在一样,年关一到啥都涨价,明清那会儿也一样。街上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东西琳琅满目,这热闹劲儿就叫“腊月市”,跟明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里说的一模一样:“腊月,诸物价昂,盖年景丰裕,人工忙促,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用英语怎么说)(图1)

这么大的节日,祭祖肯定少不了。贵族人家祭祖都在宗祠里,那程序可老多了,讲究得很。先得提前打扫祠堂,摆好供器,请出神主画像。就像《红楼梦》里写的,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正式祭祖在腊月三十,地点在宁国府。这天贾母这些有封诰的人从宫里朝贺回来,就直奔宗祠,场面那叫一个气派:“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能看出来,清人祭祖特隆重,对谁在哪儿、咋站都有规定,等级森严。这风俗现在可不多见了。清朝皇帝还特赏皇亲国戚“恩赏银”,专门用来春祭,用小黄布口袋装着,图的就是个荣耀。用《红楼梦》里的话说,“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

二、请门神、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年味儿更足了,人也更忙了。这天得请门神、贴春联,《红楼梦》里就有记载:“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联对”就是咱们说的对联,桃符也算一种对联,不过桃符是木刻的,对联是红纸写的。那会儿富贵人家正房廊柱上的对联多是木制的,要么是瓦楞形,要么是平板的,平时就挂着,年节得重新油漆,叫“新油了桃符”。不光大门,二门、角门、屋门都得贴,长短还不一样。大门外马头墙上贴的长对联,灶王龛上的小对子像“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就一尺长。

三、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晚上,贾府里所有人都得给贾母磕头,小厮丫鬟也不例外。磕完头有好处,能拿到压岁钱、荷包、金银锞子。这些压岁钱提前就做好了,花样儿多,有梅花的、海棠的,还有笔锭如意、八宝连春的,比现在的红包精致多了。

《金瓶梅》里,丫头小厮磕完头拿的赏赐也挺多,手帕、汗巾、银钱啥的,但没有金银锞子,档次好像比贾府低点,这也看出贵族和商贾家的差别。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用英语怎么说)(图1)

贾府年夜饭的座位有讲究,男的坐东,女的坐西,分开坐。这桌饭还叫“合欢宴”,喝屠苏酒,吃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听着就喜庆,名字全是讨口彩的。

吃完年夜饭就得守岁。贾府里那晚灯火通明,大观园里大明角灯高照,到处欢声笑语,放鞭炮更是少不了。

四、拜年

大年三十过去,就是正月初一,该拜年了。《金瓶梅》里写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了炷香、烧了纸,吃了点心,备马,就出去拜巡按贺节去了”。他这“贺节”对象是官员,跟普通人互相拜年可不一样。

明朝北京官场拜年挺特别。初一早上主人出去贺节,家里桌上放白纸簿子和笔砚,来客只要在簿子上写名字就算拜过了,不用迎来送往。这风俗跟西门庆差不多,不过是让家僮“在门首接拜帖,上门簿,答应往来官长大夫”。

这种不见面的“贺节”跟当面拜年肯定没法比,当时就有人笑话。明代陆容《菽园杂记》里写:“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而不专。”“实心”和“不专”把两种心态写得明明白白,挺有意思。

清代拜年也差不多。至亲得亲自上门,关系远的就“投刺”,跟现在发微信拜年差不多。《红楼梦》里贾母觉得来贺年的人太多,一概不见,要么和薛姨妈、李婶聊天,要么和宝玉、黛玉他们下棋打牌玩。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用英语怎么说)(图1)

据说不管富贵还是穷人家,大年初一都得用白面包饺子,叫“煮饽饽”,全国都一样。还有个有意思的吃法,权贵家把小金银、宝石藏进饺子里,谁吃到了谁一年吉利,讨个好彩头。

其实山东不少地方,除夕包饺子时会包几个硬币,初一早上谁吃到,谁就有福气。要是学生,就代表学业进步,赶上中考高考,说不定能金榜题名(当然都是好愿望);要是男女主人,就代表工作顺利能赚钱;要是老人,就代表身体健健康康。

五、吃年酒

过年期间,亲戚朋友互相请客吃饭,叫“年节酒”,图个喜庆。宁、荣二府请年酒的日子不能撞车,最好隔几天,不然人家会说你是“虚情假意,怕麻烦”。荣国府这事儿还是王夫人和凤姐管,两人“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忙了七八天。

现在从初二开始,拎着大包小包走亲戚,其实就是吃年酒。尤其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娘家都特重视,早早准备着。不过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水平也上去了,走亲戚的节奏也快了,很多人坐一会儿就走,赶下一家,一天就能走完,跟古代热热闹闹吃年酒比,味儿淡了不少。

过年那会儿,古代还有不少娱乐活动。北京妇女儿童斗牌、掷骰子,玩博戏、藏勾;杭州人拜完年,少年人到处逛,看歌舞、听评书,常常通宵达旦,叫“放魂”。咱们现在呢,大概更多是低头玩手机、抬头看电视电脑。希望大家过年时放下手机,跟父母好好聊天,陪孩子好好玩玩,好好体会阖家团圆的味儿。


上一篇: 那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宋元明清四朝史书皆有记载 (三丰扮相) 下一篇:汉九卿中早有太仆-秦-而太仆寺在明清的职责有哪些 (汉初九卿)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