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女子的发型是什么样的-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清朝女子的发型叫什么)
你真的了解清朝女子发型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这几年,清宫剧非常火,尤让我们着迷,特别是,一些女生痴迷于人物的发型和服装,但我们都知道,电视剧基本上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当然也有虚构...
你真的了解清朝女子的发型吗?最近清宫剧火得不行,好多女生都迷上了里面的头饰和发型,但说实话,电视剧里的和真实的,差别还挺大的。

清朝早期的时候,旗人女子基本都把头发盘起来,或者直接包头。

孝庄皇太后常服袍坐像(局部)

努尔哈赤建了金国之后,觉得行礼时服装搭配不太对,就开始松开头部的发髻,弄出了满族女子常用的发型——把头发自己梳成“小两把头”。那时候因为节俭,基本不戴金银首饰,头上就戴鲜花。这种“小两把头”,摘下皇冠后,还能搭配家居服。把整个头发绑在头顶上,在扁平发髻的基础上分成两束,左右梳理。把发髻水平梳好,取下发夹水平插着固定头发,后脑勺剩下的头发梳成燕尾状。因为只用自己头发,所以通常小小的、短短的。

到了乾隆时期,嫔妃们开始戴金银珠宝了,这些东西顶在头上挺沉的,就有人发明了“发架”。发架就是用自己的头发或者少量假发来固定这些发饰,防止珠宝掉下来。嘉庆年间,两把头又发展出“一子头”、“如意头”这些,发架也跟着改进。发架需求多了,假发用得自然也多了。

道光年间,出现了“架子头”,传说是孝全皇后发明的六角发架子。这样一来,两把头就变成了架子头,需要更多假发和更大的架子才能让发型稳住。有权势的女性在重要场合基本都这么梳。

再说说“大拉翅”这发型。这个发型基本不用自己的真发,也不用假发了,是用丝绸缎子做成的“扇形”冠,戴的时候放在双头发髻上。晚清皇室常戴,清末特别流行,而且越梳越高。后来还出现了“旗头板”,前面装饰花,旁边挂流苏。

直到清末,满族妇女主要还是戴“大拉翅”,后来有钱的民间女子也跟着学。不过这个发型梳起来特别费劲,还得注意造型,脖子得挺直,特别不舒服。所以除了婚礼,民间很少有人这么梳。

上面就是清朝一些发型啦,图片也参考了,其实能看出来,和电视剧里的差别还挺大。电视剧为了好看,经常会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