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清朝最后一位钮钴禄氏皇后是谁 (清朝最后一位太后)

在慈禧的光环之下,有一个人一直被忽略,那就是曾经和慈禧对垒的慈安,在咸丰帝死后,慈禧和慈安并称为两宫太后,共同管理政事,历史上,有人把慈禧称为,野心勃勃的统治者,,而慈安却被称为,只会女红的妇人,,但...

admin

在慈禧的光环之下,有一个人一直被忽略,那就是曾经和慈禧对垒的慈安。咸丰帝一死,慈禧和慈安就成了两宫太后,一块儿管着朝政。历史上有人说慈禧“野心勃勃”,慈安“只会女红”,但说真的,慈安真不是只会做针线活的傻白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她。

慈安来头可不小,满洲镶黄旗的,这镶黄旗在清代八里头排第一,上三之首,皇室选妃都从这挑。她还是钮钴禄氏,这可是清代大姓,出过五个皇后,慈安就是最后一个。

清朝最后一位钮钴禄氏皇后是谁 (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图1)

后宫那深似海,光有皇帝宠可不够。慈安管后宫有一套,整得井井有条。据说在热河避暑山庄那会儿,咸丰帝老是不开心,动不动就对宫女太监发火。慈安看着心疼,总劝着他,这么着,底下人都挺服她。

咸丰帝快不行的时候,找了八个顾命大臣帮小太子管事儿,又给了慈安一方“御赏”印,给小太子(也就是慈禧生的)一方“同道堂”印。可小太子太小,印其实攥在慈禧手里,两方印一起盖的圣旨才算数。咸丰帝是想着让他们俩互相牵制,结果嘛,没按他想的发展。

虽说咸丰帝把最后决定权交给了俩太后,可那八个顾命大臣压根儿瞧不上这两个妇道人家,奏折都不让她们看。这会儿慈安和慈禧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慈禧劝着慈安,一起拉上恭亲王奕䜣,把八个大臣给收拾了。这么着,俩太后总算拿到实权,开始一起垂帘听政。

慈安虽然不是这次政变的主心骨,但作用可不小。她是正经的皇太后,出面跟八大臣对着干,名正言顺;慈禧呢,靠儿子上位,总有点理亏,容易让人觉得她就是冲权力来的。要是慈安当时中立,或者站八大臣那边,慈禧估计悬了。她为啥跟慈禧一伙?估计是不想皇权落到外人手里,慈禧是为权力,她可能更多是为以后皇家的江山。

慈安的政治能力,其实比慈禧强多了。《清宫遗闻》里说:“东宫优于德,而大诛大赏举措实主之”,这东宫就是慈安,意思是大大小小的事儿,其实都是她拍板。像提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都是慈安的主意。

那会儿大清朝风雨飘摇,慈安没少为这江山操心。她和恭亲王一起搞洋务运动,搞出了个“同治中兴”,晚清那会儿,算难得的一段安稳日子。不过这时候,慈禧虽然总被慈安压一头,但俩人真正的矛盾还没爆出来。

俩人真正的矛盾,得从一个叫安德海的小太监说起。这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仗着慈禧宠,没少干坏事,连慈禧儿子同治帝都恨死他了。慈禧把他安在同治身边,让他盯着同治,啥事儿都跟慈禧说,同治烦得不行。有一次安德海出宫办事,忘了规矩——太监不能出皇城。他倒好,不仅出了,还大张旗鼓地招摇,到处捞钱,作死。最后被人抓住,送回了宫。慈禧想护着他,可慈安直接下令杀了。慈安这么做,一是杀鸡儆猴,二是怕太监乱政。慈禧多信安德海啊,好多事儿都听他的,还让同治帝受他管,跟傀儡似的。慈安为保皇权,把这颗钉子给拔了。这事儿后来慢慢过去了,但慈禧心里有没有疙瘩,谁也说不准。

清朝最后一位钮钴禄氏皇后是谁 (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图1)

1881年,慈安突然暴毙。

1881年,同治帝早没了,光绪帝还小,俩太后又得垂帘听政。这一年慈禧病得厉害,管不了多少事儿,基本都靠慈安。慈安死的那天早上,还在看折子呢,晚上人就没了。

慈安咋死的,到现在都是个谜。各种猜测满天飞,有人说慈禧是处心积虑要害死她。传说慈安爱吃点心,慈禧就偷偷在点心里下毒,把她给毒死了。

那慈禧真有动机杀慈安吗?慈安在朝政上跟她分庭抗礼,甚至压她一头,为了权力杀她,倒是有可能。可早先咸丰帝一死,收拾完八大臣,慈禧就能动手,何必等这么久呢?

再一个,慈安杀了慈禧的心腹安德海。要是说慈禧因此恨慈安,那抓安德海的官吏,她更该恨吧?可慈安死后,慈禧也没动那个官吏。

但这不代表慈禧对慈安没意见。慈安下葬的时候,慈禧把礼仪规格给降了,本来该用楠木的棺材,改成了不到两寸厚的拼接木板。她还想改祖制,把慈安的正宫地位给抹了,后来大臣们死活不同意,才没弄成。

这么看,慈禧对慈安肯定有怨气,但这不是她死的关键。其实慈安是病死的,身上有旧疾。

慈安本事是真大,可她压根儿没把权力当回事儿,所以大家老忽略她。其实她手段一点不比慈禧差,真不是只会做针线的。在她眼里,政治权力算啥?她也是这场斗争里的牺牲品,本可以做个温婉小姐、贤惠妻子,却成了咸丰帝用来制衡权力的工具。


上一篇: 女子为什么还绞尽脑汁进宫-清朝皇宫之中可谓是危险重重 (女子为什么还喜欢男人) 下一篇:其实道理很简单-清朝太监那么多他们为何都是汉人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给谁钱,你就明白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