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丽国来说-它怎么在蒙古帝国的攻击中生存下来 (高丽国来历)
蒙古国的故事可能大家都会有所耳闻,大概听到的都是蒙古国有多么多么的强大,不仅野心勃勃,而且实力也配得上野心,就像一只在地图上的推土机一样,走到何处都是所向披靡,像推土机一样把其他的国家毫不费力的铲平,...
说起蒙古帝国,那可是横跨欧亚的狠角色,跟推土机似的,地图上扫过去,国家说没就没。日本靠着海岛躲过一劫,越南靠地利也没被吞,那朝鲜半岛的高丽国,既没海岛优势,又没中国那么能打,是怎么在蒙古铁蹄下活下来的呢?

其实蒙古早就盯上高丽了,前后打了九次,高丽真打不过,一触即溃。国王直接溜到江华岛——这地方四面环水,易守难攻。蒙古陆军再强,水战是短板,拿海岛上的高丽没辙,最后只能勉强接受求和。但两国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打了六次,高丽扛不住了,只好把世子安庆公送到蒙古当人质。后来这世子被送回去当国王,在蒙古长大,被养成了个“亲蒙派”。高丽里想反抗他的,第九次打完差不多被清理光了。高丽名义上还在,实际上已经是蒙古的傀儡国了。不过这国王太听话,蒙古也就让他保留着国家主体。
这里得提个关键角色——“达鲁赤花”,简单说就是高丽国王兼蒙古在高丽的实际掌管者。能当这个的,都是蒙古极度信任的,自治权还挺大。蒙古打完高丽后,两国就开始长期通婚,高丽每个王储从小就得去蒙古生活,长大了才能回国当国王。这么一来,蒙古等于亲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亲蒙国王”。
不过蒙古还是低估了高丽。高丽国王曾想废除“达鲁赤花”,直接把高丽变成蒙古的郡县——要是真这么干,高丽就成蒙古的一个县了。幸好有人跳出来反对:“直接变郡县,民族非闹翻天不可,得不偿失!”国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妥协了。还好妥协了,不然哪还有今天的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