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努尔哈赤与明朝的关系有多复杂 (揭秘努尔哈赤)
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军进击建州右卫王杲之子阿台,左卫猛哥帖木儿,清肇祖,的后代觉昌安,清景祖,努尔哈赤祖父,和塔克世,清显祖,努尔哈赤父亲,忠诚于明朝,为明朝镇压女真各部而奔走效劳,但是很不幸...
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军进击建州右卫王杲之子阿台。
左卫猛哥帖木儿(清肇祖)的后代觉昌安(清景祖,努尔哈赤祖父)和塔克世(清显祖,努尔哈赤父亲)那会儿对明朝挺忠心的,给明朝镇压女真各部跑前跑后。
不过呢,觉昌安和塔克世给明军当向导的时候,不小心被明军误杀了。
明朝觉得对不住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爹,对他破格优待,给了都督敕书,每年还给八百两银子、十五匹蟒缎,意思就是安抚一下。
敕书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朝贡贸易的凭证,没有它,铁器、粮食、布匹这些必需品根本买不到。所以在女真各部落里,敕书比啥都金贵,谁有敕书,谁就能搞到物资,谁就有权力。
努尔哈赤这小子,可太会利用明朝对他爷爷、爹的愧疚心理了。这么一来,明朝不仅没挡着他统一女真,反而成了他扩大势力的帮手。

万历十三年(1585),明朝直接封努尔哈赤为正二品的龙虎将军。万历十七年(1589),又给了他建州左卫都督佥事的官职。更关键的是,辽东边军将领李成梁,跟努尔哈赤他爷爷、爹关系不错,还成了他的“干爹”。有李成梁这个“干爹”撑腰,加上明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努尔哈赤腰杆子越来越硬,胆子也越来越大。
李成梁
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被辽东巡抚李松、总兵官李成梁杀在开原镇北关,明朝事后处理得那叫一个敷衍。八年后的万历十八年(1590年),努尔哈赤跟杨吉砮的儿子纳林布禄打起来了,他还特意拿明朝对自己的好去嘲讽对方:“过去我爹被大明误杀,大明给了我三十道敕书、三十匹马,还送回尸首,后来又封了左都督、龙虎将军,每年给八百两银、十五匹蟒缎。你爹也是被大明杀的,他的尸骸你收回来没有?”(《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满文老档
翻译过来就是:我爹被大明误杀,大明给了这么多好处,你爹也被大明杀了,你连尸首都没收回来!这是赤裸裸地打叶赫部的脸啊。
万历十四年(1586),努尔哈赤追仇人尼堪外兰。尼堪外兰这仗着明朝支持的枭雄,躲进了明朝地盘的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呢,靠着干爹李成梁的关系,直接杀进城里的汉人十九名,又抓住六个中箭的,让他们进城传话:“把尼堪外兰交出来,不然就打过去!”明朝居然真让他把人领走了。
这些事让努尔哈赤明白,自己和明朝关系多“铁”,干爹李成梁多厉害。于是他开始玩命地利用这层关系。
女真部落战争
三十多年里,努尔哈赤东打西杀,差不多把女真各部统一了。明朝不仅没打压他,还一直把他当功臣之子、大明边境的“忠诚卫士”,封官加爵没停过。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打朝鲜,明朝想调兵支援,有将领觉得努尔哈赤手握重兵、对明朝忠诚,还提议调他的兵去“征倭报效”。虽然最后没成,但能看出明朝根本不怕他反叛。
加上明朝各种封赏、封爵,努尔哈赤确实捞到了明朝不少“殊恩”,而且越捞越多。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不是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对手,为了捞更多好处,也为了摸清明朝的底细,亲自跑去北京朝贡。
明朝还是有很多善战的将领

《明实录》里写,努尔哈赤从万历十八年(1590年)开始去北京朝贡,之后的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都去过。他弟弟速尔哈赤至少万历二十三年、二十五年、三十四年、三十六年,也去了四次。
当然,明朝也派人去过建州。万历三十九年(1611),速尔哈赤死了,明朝立马派人去吊祭。
随着努尔哈赤势力越来越大,野心藏不住了,明朝有些人也察觉了,提议得压一压他,可万历皇帝懒得管,加上刚打完三大征,明朝实在没精力了。
努尔哈赤也知道明朝盼着他朝贡,因为在他进贡,就说明他还是明朝的“子民”。于是他开始得寸进尺,先逼明朝立界碑。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他约见明朝的辽阳吴副将、抚顺王备御,宰白马发誓,刻界碑竖在边界上,规定“各守皇帝边境,谁敢越境,见着就杀,不管满洲汉人。谁要是负了这个盟,明朝的巡抚、总兵他们六衙门官员必遭殃,满洲负了也一样。”这时候,努尔哈赤在跟明朝的关系里,已经慢慢占上风了。
界碑立了,他兄弟俩当年就去北京朝贡。不过以前他是表忠心,现在呢,是趁机捞好处、刺探明朝虚实。明朝既盼着他来,又怕他来,把进贡人数从1500人砍到15人。就算这样,努尔哈赤还是去了,一点没丢枭雄的派头,这么大的侮辱,他照样派人去。
万历四十一年(1613),努尔哈赤为了让明朝放心,派第十一子巴布海和三十多个部下到广宁当人质。明朝辽东巡抚张涛带兵严阵以待,奏报朝廷。兵部也搞不清真假,觉得留着容易受骗,不如放回去稳妥,就没收。
后来万历皇帝警告他,等来的却是努尔哈赤一篇兴兵誓词,说的是建州女真为啥打叶赫部——什么癸巳年九部来犯,他打赢了,杀了叶赫布寨,抓了乌拉布占泰;丁酉年杀白马盟誓,结亲通好;后来叶赫背盟,不嫁女儿,布占泰跟他作对,他讨伐了,布占泰逃叶赫,叶赫不交人,所以他才想打叶赫。这誓词啊,表面说叶赫,其实也是在跟明朝撒气,“七大恨”的雏形差不多就是这个。
女真部落
眼看努尔哈赤跟明朝火药味越来越浓,明朝开始调兵、调军饷。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万历皇帝派守备肖伯芝去建州,想用文告“申明大义”。结果肖伯芝是个草包,看不起努尔哈赤,让他跪拜圣旨,还装腔作势讲大道理。努尔哈赤直接怼回去:“吓我的书,我为啥要拜?好话好说,坏话坏说!”文告都没看。
同年,广宁总兵张承胤巡边回来,派董国胤跟努尔哈赤说要重立界碑,说柴河、三岔、抚安三处都是明朝的,所有女真人必须赶走。努尔哈赤勃然大怒,觉得明朝这是撕毁盟约,仗着自己国大兵多欺负人,俩人不欢而散。明朝自己单方面在边境立了碑。
叶赫部石碑
这时候,努尔哈赤和明朝之间,还剩最后一层体面没撕破。
直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还派人去北京朝贡,这是最后一次对明朝表忠心了。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从此双方彻底掰了。
努尔哈赤反明,既有他自己的算计,也有明朝的荒政和李成梁的纵容。他爷爷、爹是明朝卫士却被误杀,明朝对他格外优待;李成梁养寇自重,让他势力膨胀。《清史稿》不承认清朝祖先属明朝臣民,可乾隆皇帝都承认他祖先受过明朝龙虎将军封号。清代官书里,孟特穆、福满名字前都加“都督”,那是明朝封的。努尔哈赤他爷爷、爹和他的敕书,一直保存到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才下令烧掉。后来崇祯皇帝质问后金为啥叛明,皇太极说:“我们原为明朝臣民,您这么说,我也不否认。”所以啊,清朝统治者的祖先,确实是明朝臣民,他们住的东北,从来都是中国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