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一生有何功绩-唐朝后期战功赫赫的将军 (高骈一生怎么样)
还不知道高骈一生有何功绩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唐朝是人文荟萃,诗人辈出的时代,不要说诗仙、诗神、神圣、神魔这样神圣无比的字眼,就是一位跃马疆场的武将,也能...
说到高骈,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哦,那个写‘绿树阴浓夏日长’的诗人”,但其实人家可是个文武双全的主儿,唐朝那种文人扎堆的年代,能舞枪弄棒又能写诗的,不多见,高骈算一个。
先说说他当将军的时候。古代边塞苦啊,将士们守着大漠,金鞭铁马一年到头不得闲。有次高骈在灵州当差,看见两只雕在天上并排飞,他随口跟身边的人说:“我要是能发达,一箭就能把它们串了。”结果真拉弓射箭,一支箭穿过去,两只雕掉一块了!从此大家都叫他“落雕公”或“落雕侍御”,这外号听着就带劲。
他可不是光会吹牛。唐懿宗那会儿,党项族叛乱,高骈带着一万禁军守长武城,专搞奇袭,打赢好几场,皇帝都夸他。后来吐蕃来犯,他当秦州刺史,用计策招降了对方主帅,缴获上万个帐篷,一口气收复了河州、渭州,还平了凤林关。站在凤林桥上,看着边塞风光,他诗兴上来,就念了那句“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
再后来南诏国老欺负安南(现在越南一带,当时是唐朝地盘),高骈被派去当安南都护,带十万大军过去,把南诏打得不敢再来,安南老百姓终于能过安稳日子了。越南史学家后来都夸他:“高骈在我安南,破南诏以拯一时之生灵;筑罗城以壮万年之都邑,其功伟矣!”现在越南还有不少“高王庙”,都是老百姓为了感谢他修的。
你以为他只会打仗?那可太小看人了。人家写诗也是一把好手!学生时代谁没背过《山亭夏日》啊?“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那诗写得,夏天的热、池塘的凉、风来时的波光、满院子的蔷薇香,全在里头了。有次大夏天,高骈出门溜达,看见池塘像镜子似的把亭台楼阁倒映在水里,热得他直冒汗,刚想往树荫下钻,一阵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跟水晶帘子晃悠似的。风一吹,满院蔷薇香飘过来,他赶紧跑回院里,嗯,真香!提笔就写了这首诗,现在读起来,好像都能感受到那阵凉风。
夏天的诗写得绝,冬天的诗也不含糊。有次他在书房看书,突然听见“嘎吱”一声,抬头一看,下雪了!雪花飘进窗台,一片、两片……六瓣,像小精灵似的,刚想伸手摸,又没了。他干脆放下书看窗外,青竹子上落了雪,一层又一层,跟白玉似的。雪越下越大,远处一片白,他想到了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爬上高楼远眺,又想起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看着这白茫茫的世界,他突然叹口气,心想这世上的险恶路、不平事,要是能被这场大雪全盖住就好了,于是写了:“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为啥这么写?可能是因为他后来不太顺,被人说懦夫,心里憋屈,看着老百姓脸上都是怨气,觉得这世道太糟了,就想用雪把所有不好的都埋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写出这种诗的人,心里肯定还是善良的,不然也不会把夏天的热、冬天的冷都写成诗,让千年后的我们读着还觉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