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事房的存在是为了什么-清朝皇宫机构 (敬事房属于什么机构)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敬事房是清朝皇宫里的机构,隶属于内务府,专门负责宫里太监和宫女们的奖惩制度,敬事房里的主要负责人名为敬事房太监,除了太监和宫女们的奖惩制度之外...
清朝宫里有个叫敬事房的机构,可能很多人听过,但具体干啥的,估计不少人一头雾水。敬事房啊,是清朝皇宫里的一个机构,归内务府管,平时主要管太监和宫女的奖惩,但要说它最“出名”的活儿,其实是伺候皇帝和妃子们就寝这事儿。其实除了敬事房,清朝宫里还有不少类似的机构,都是围着皇帝和妃子转的,但说实话,皇帝们对这些机构,尤其是敬事房,心里头多半是不待见的。清朝敬事房的存在,妃子们可能觉得挺方便,但皇上呢,估计是尴尬又为难,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

敬事房这机构其实不是清朝首创,明朝就有了。它名义上是给皇帝办事,说白了,祖宗定下这么个规矩,多少有点“限制”皇帝的意思,所以皇帝们基本都不喜欢它。这也难怪好多皇帝喜欢偷偷跑出宫微服私访,在宫里待着,总觉得被这些规矩绑着,不自在。
一说起敬事房,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就浮现出那个端着嫔妃牌子的太监。没错,敬事房的太监每天干的事儿之一,就是端着一堆牌子给皇帝选。这些牌子可不是随便放的,得按妃子的地位排,皇后的牌子肯定在最前面,然后是皇贵妃、贵妃,接着是妃、嫔、贵人、常在,等等,排得明明白白。

对后宫妃子来说,能被皇帝宠幸才是头等大事,所以她们八成会想法子收买敬事房的太监,让太监把自己的牌子往前放,这样被翻中的机会才大。可这么一来,最头疼的往往是皇上自己。皇帝翻完牌子,太监就去通知那个妃子,妃子得先沐浴,然后被太监用被子裹起来,再让人抬到皇上寝宫。

为啥要把妃子裹起来呢?据说以前有妃子带刀想刺杀皇帝,为了防着这种事,也为了保护龙体,太监们就把妃子用被子裹严实了,只露两只脚在外面。这么一来,妃子手里没空,也没法带暗器,皇上就安全多了。而且侍寝还有时间限制,要是时间到了,太监就站在皇上寝宫外扯着嗓子喊:“时间到啦!”然后进去,把妃子再抬出来。
除了这些,敬事房太监还得记着每个妃子侍寝的时间和次数。万一妃子怀孕了,皇上就能知道这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毕竟怀上孩子,妃子的地位才能往上走,所以不少妃子会想尽办法怀孕,宫里血统不纯的事儿,也不是没发生过。这么一套下来,皇帝心里其实挺为难的,想拒绝吧,又不好明说,只能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