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什么在二战的时候却不堪一击-法国一战时骁勇善战 (为什么在二战依然战败收场)

1915年德国名将冯·法金汉为了打破德军跟英法联军沿德法边境和低地国家对峙的僵局,以及赶走多线作战带来的疲惫,德军决定集中力量先打穿法国,然后再收拾英国、俄罗斯,而作为法国首都巴黎的门户——凡尔登要塞...

admin

1915年,德国那边有个叫冯·法金汉的大将,看着德军跟英法联军在边境和低地那儿僵着,打不动也退不了,多线作战搞得人筋疲力尽,就想了个辙:得先集中力量把法国给打穿了,再去收拾英国和俄罗斯。巴黎的门户嘛,自然就是凡尔登要塞了,冯·法金汉一拍板,就定这儿当德军撕开法国防线的突破口。

为什么在二战的时候却不堪一击-法国一战时骁勇善战 (为什么在二战依然战败收场)(图1)

所以从1916年2月起,德国皇太子威廉亲自带着差不多50个师,上百万人,占了德军西线一半的家当,就朝着凡尔登猛扑过去了。

为了把凡尔登那些钢筋水泥的战壕、碉堡都给轰穿,德军进攻那头直接堆了1204门火炮,光中重型就有683门,就想用这铺天盖地的炮火,先把法国人的胆子给吓破。

德国人这阵仗太大了,法国那边兵力本来就紧巴巴的,开打时能凑出11个师守着112公里宽、纵深15到18公里的防线,已经算顶到天了。

可法国士兵一点没怂,抄起枪就往战壕里冲,手可能还有点抖,子弹却一个劲儿地往外打,就想着别让德国人往前挪一步——他们身后,就是巴黎啊。

要是防线破了,巴黎就得沦陷,法国都没了,法国人就得在德国人手下当二等公民。就凭这股子死扛到底的劲儿,11个师硬是顶住了百万德军,撑到夏天60多个师援军上来,硬生生拉起百万人的防御线。

德军兵力上彻底没优势了,进攻方伤亡本来就比防守方大,这么一来,想再拿下凡尔登,基本就没戏了。

到了9月2日,德军8月的最后一次进攻又栽了,德国皇帝赶紧下令别打了。法军抓住机会反攻,到12月11日,凡尔登那儿的战线,跟开打前2月时一模一样了。

后来算账,这场打了快一年的仗,双方打了差不多4000万发炮弹,伤亡快百万人,凡尔登要塞从此就成了“绞肉机”的代名词。

法军最后守住了,靠这股子防御力,得了个“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可惜啊,这名头在1940年被德国人给踩得稀碎。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变成了纳粹帝国,扯着为一战复仇的旗号发动二战,1940年5月10日,他们朝着当年打败过自己的法国开打,结果6月21日法国就投降了,连俩月都没用。

为啥一战时那么能打的法国人,二战里却跟纸糊似的?说白了就是“落后挨打”,跟咱们当年鸦片战争一个理。

咱们当时是思想、武器都落后,法国人呢,主要是思想落伍了。二战一开始,法军还死磕着“战壕对峙”那一套,德国人早就不信这个了,他们早就搞明白了:“运动中歼敌”才是二战该打的仗。

所以打法国的时候,德军压根没碰凡尔登要塞(当年让他们吃过大亏)和它的加强版马奇诺防线,直接开着新式坦克,玩起了快速突击包抄。

事实证明这招太管用了,1940年6月14日,德军大摇大摆就进了巴黎。


上一篇: 法国对摩洛哥的影响有多大-为什么说摩洛哥是一个假的非洲国家 (法国对摩洛哥比分预测) 下一篇: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法国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简介 (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 ),在《轻柔的湛蓝》的诗中)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