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被英国人敬重-不食周粟的叶名琛 (为什么能被英雄克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叶名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英国人根本就没把叶名琛拉到伦敦去,而是把他带到了加尔各答,弄了一个小楼,把他关起来了,所以叶名琛只好在那地方带着,天天写字画画...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叶名琛这个人。
英国人压根没把他弄到伦敦,而是带到了加尔各答,弄了栋小楼把他关里面。叶名琛就只能待在那儿,天天写字画画,等着别人来找他。可谁理他啊?偶尔也就几个好奇的英国人、印度人上楼瞅两眼。那他到底咋用实际行动挽回名节的呢?
等带去的粮食吃光了,他干脆不吃了。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结果真把自己饿死了。死后英国人还挺敬重他,觉得这人挺有节气,就用船把尸体运了回来。可运回来也没人待见他,除了家人,没人理,皇帝也把他扔了。皇帝觉得是他办事不利,不反思自己命令有问题——不战又不和,让他咋办?还说叶名琛当了俘虏就是投降。其实他没投降,但从此叶名琛身败名裂。
英国人对叶名琛的态度,跟咸丰皇帝比,那反差也太大了。叶名琛吧,就是中国文人官僚的典型,从小被儒家思想灌着,对皇帝唯命是从,这确实够迂腐。可他被掳走后,学伯夷叔齐不吃英军的粮,绝食死了。这么看,他又何尝不是个有民族气节、操守的大英雄?叶名琛生前壮志未酬,死后还被人骂,真得说是腐朽的晚清政府一手造成的,这是他的悲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广州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挺逗,他们没自己统治中国,就占了广州,让广州的将军柏贵弄了个傀儡政府,让他继续管着,但得听他们的命令。柏贵就在英法羽翼下当这个傀儡,实际上就是汉奸了。可奇怪的是,他一点事没有,皇帝也不怪罪,反而是那个不食周粟、自称海上苏武的叶名琛,落得个身败名裂。
英军平时对中国官府也没啥真心仇恨,但这次是真的反感。他们在广州统治期间,经常找中国人干活、扛包、抬东西,然后把清官的官帽给这些苦力戴上,就是故意嘲笑那些朝廷官员。
就算英法联军已经拿下了广州,咸丰皇帝还是不肯修约,他不想管,觉得太平军才是大敌。英法联军就觉得奇怪:都占了一个城了,你还不跟我谈?这事也太蹊跷了。没办法,他们只能一路北上,打到北京。打到北京就大事了,得有人抬担架、送弹药,可英法联军没带那么多人。

他们本来以为打下广州,清政府就该妥协了,没想到根本不妥协,只好接着打。于是招了很多中国人帮忙,还真有不少乐意干的,直接编了个苦力大队,发了号服,还找了几个懂英语的当领队。这支队伍跟着英法联军北上,第一站到上海。这时候上海租界可不一般,基本是西洋人的天下了。可上海官员居然还跟英法联军勾结,让他们以上海为据点,咸丰皇帝后来知道了也没怪他们,真是个奇葩皇帝加奇葩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