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英雄末路最堪悲-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英雄末路最堪悲是什么意思)

中国代表正史的二十四史是以人物为核心的纪传体史书,通常会记载一个人的生平跟评价,在,明史,中,有一个人的评价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传庭死而明亡矣,这便是写了孙传庭对大明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评价,明朝末年,...

admin

《明史》里有个评价,七个字:“传庭死而明亡矣。”说的是孙传庭对大明有多重要。

明朝末年那会儿,朝廷里官员欺上瞒下,对皇帝就剩假奉承了,政府军队都失了灵。除了个别几个,衮衮诸公跟看戏似的。军队更惨,两百年的喝兵血制度,兵们大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也就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出了不少末代英雄,孙传庭算一个。孙传庭(1593—1643年),字伯稚,山西代州人。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当永城知县。政绩好,天启初年进京,吏部验封主事,后来升到稽勋郎中。天启四年,他直接弃官回乡,就因为看不惯魏忠贤专政,请假回家伺候寡母。

英雄末路最堪悲-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英雄末路最堪悲是什么意思)(图1)

崇祯七年(1634),后金兵突然入塞,打了代州。崇祯八年(1835年),他主动回京请职,被起用,从验封郎中升到顺天府府丞。当时陕西起义军闹得凶,巡抚甘学阔被弹劾——这人在城楼上观战,吓得眼睛都不敢睁,也是怪事!崇祯九年(1606),甘学阔被罢了,孙传庭去顶上。别人都视陕西为畏途,他倒欣然受命,这股子劲儿就不一般。从此传庭成了封疆大吏,正式开始镇压农民起义。

赴任前,崇祯在便殿见他,让他自己想办法筹措钱粮,朝廷不管。这可给了他大方便。到了陕西,他就整顿早就名存实亡的卫所屯田,招募训练军队。那时候军屯的地早被地主豪绅占了,军丁要么逃亡,加上全国加派辽饷打后金,陕西财政根本不够用。虽然传庭来前募了三千兵,崇祯给了六万岁饷,但要剿匪,得把陕西变成兵饷基地,就是他自己说的“以秦兵卫秦地,即以秦饷养秦兵”。

英雄末路最堪悲-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英雄末路最堪悲是什么意思)(图1)

于是他盯着地主豪强下手,搞清屯清军。一年就清出二十多万饷银,练出一万多兵,这就是后来仅次于关宁铁骑的秦军。他在任上还整顿吏治、赈灾、促商业,给后来立功打基础。打好基础后,他和总兵贺人龙抢渡渭河亲自征剿,抓住时机扼守黑水峪全力进剿。总督洪承畴的援军也到了,两人一块儿打败义军,活捉了闯王高迎祥——这是官军镇压起义以来最大的胜利。九月十九日,高迎祥押到北京砍了,农民军里震天响,跟齐名的蝎子块、张妙手什么的,斗志全无,纷纷投降。

南原大战后,明廷让洪承畴、孙传庭守京师。传庭刚到京郊,多疑的崇祯听谗言,不让他见皇帝,有功不赏还挨骂,传庭肯定不乐意。没多久又受排挤打击,累病了,双耳失聪。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上疏请见皇帝,被杨嗣昌拦着没见成。传庭因病告休。崇祯这人多刚愎,直接把他削职为民,还下狱。他下狱那会儿,熊文灿、杨嗣昌先后死了,李自成拥兵几十万,声势浩大。于是传庭又被起用,接了三边总督的位子。

英雄末路最堪悲-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英雄末路最堪悲是什么意思)(图1)

九月,传庭带主力出潼关夹击李自成。李自成粉碎夹击企图,北上跟传庭正面打。十月中旬在郏县,李自成赢了,但损失也不小,传庭上奏请罪,崇祯就让他“图功自赎”。后来见农民军东撤,传庭退回关中休整。十月初二,李自成的部将“一只虎”李过攻占阅乡,刘宗敏假装败退,引诱传庭出关追击。传庭身先士卒,死在乱兵里。潼关陷落后,他夫人张氏带着二女三子投井自尽,只有八岁幼子越城逃命,留了点香火。

孙传庭这人在明朝最乱的时候,一生征战没停过,尽忠职守,真真是大明最后的一根顶梁柱。


上一篇: 孙传庭最后为何打不过李自成-孙传庭手里握有十万兵马 (孙传庭最后为什么被杀) 下一篇:清朝嘉庆皇帝到底有多窝囊-嘉庆差一点就厨子杀了 (清朝嘉庆帝在位多少年)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