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和一条鞭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明朝之前的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他们重视商业发展,忽略我国流传已久的小农经济,还将...

admin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从朱元璋建朝开始,经济问题就像块大石头压在统治者心口上。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他们挺看重商业,但咱们老祖宗的小农经济直接被晾一边儿。还把百姓当奴隶、苦役使,当时多少人过得苦哈哈。后来朱元璋和陈友谅联手,把元朝给推翻了,明朝就这么建起来了,还开始全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刚建国那会儿,百废待兴,国库空得能听见回声,统治者得想办法填窟窿,不然修城墙、打敌人都没钱。

不过从明朝一开始,经济就像个病秧子,打仗的时候花销太大,白银哗哗流,到了宣德年间,皇帝更不靠谱,就知道玩,享乐,皇室开支越来越大,国内经济绷得快断了。虽然宣德年间也搞过些经济改革,想让国家缓口气,但挡不住土地私有化的脚步,朝廷里贪污成风,百姓的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收入年年往下掉。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直到嘉靖年间,张居正看着这烂摊子,实在忍不了,决定搞个新政策——一条鞭法,想让经济缓口气。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一条鞭法咋来的呢?先说说外患。明朝中后期,手工业慢慢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冒了个小芽,商品经济有点起色。但统治者一看就慌了——咱们是农业国啊,商业太旺,农民不好管,农业不就完蛋了?他们可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后来外面祸事越来越多,打仗花钱如流水,经济体系眼看要塌,张居正这才想出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再说说土地兼并。从洪武到弘治,国家手里的土地少了将近一半,土地又不会自己跑,肯定是被人兼并了。古代王朝几乎都逃不过这个,小农经济的通病。朱元璋刚建那会儿,为了鼓励农民开荒,把地主的分给农民,那时候还好。但土地就那么多,皇室封来封去,地都跑到贵族手里,农民的地越来越少。贵族得了地还不满足,买卖扩张,农民的私眼眼瞅着就没了。地少了,赋税却重,扛不住的农民就把地送给官员,自己当佃农,每年都有人带地“消失”,国家收的税自然越来越少。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那一条鞭法具体干啥了?首先,丈量土地。洪武年间朱元璋让统计人口和土地,编号收税。到了嘉靖,数据早就掺水了,所以得重新查,把地主藏的地挖出来。这下贵族地主没辙了,该交税得交。一条鞭法不看身份,只看地多少,有多少地交多少钱,挺实在。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其次,提高征收效率。明朝初期朱元璋不让用白银,用纸币,结果纸币贬值得跟废纸似的,老百姓不用了,朝廷又让白银流通。以前收税收实物,但那时候技术差,粮食运到京城都发霉烂了,朝廷亏大了。一条鞭法改成折银交税,正合适。这样国家收入明显多了,损失少了,运起来也方便。修路、建城墙、搞国防,都有了本钱。不过一条鞭法只改了收税形式,没解决土地兼并,所以财政收入下滑的根本问题没解决,也就勉强撑着。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一条鞭法实施后,国库是鼓了点,但赋税总额没变,老百姓还是扛着大税,日子照样苦。而且这政策没考虑实际情况,就是方便统治者收税,没让百姓日子好过,顶多就是让明朝晚死几年。

一条鞭法是怎么出现的-该举措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图1)

参考文献:《明史》


上一篇: 他们的寿命为何那么短-明朝历经16位皇帝 (他们的寿命为几岁英语) 下一篇: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明朝的太监有十万人之多 (他们都住在什么山上)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