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也有作弊行为吗-各朝各代又都有哪些对策 (古代的科举也叫什么)
科举考试是决定考生命运的考试,并且三年一次,所以古代科考也有作弊的行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科举考试的作弊方法之一,夹带夹带就好比我们考试带小抄一样,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科举考试这事儿,对古代读书人来说可是天大的事,三年才考一次,直接关系到一辈子能不能当官吃皇粮。这么重要的考试,作弊的人自然少不了。

先说最常见的一种,夹带。这跟我们现在考试带小抄差不多,就是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考题偷偷藏在身上,想办法带进考场。
不光是考生自己动歪脑筋,有时候考官也掺和进来。他们为了收钱,监考的时候会给考生递字条,甚至直接帮着答题,提前把考题卖出去的都有。

为了防夹带,古代搜身挺严的,但总有空子可钻。不少考生会提前给搜身的士兵塞钱,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让自己把小抄带进去。
还有更绝的,用信鸽作弊。有些考生怕搜身,就提前训练信鸽,把考题绑在鸽子腿上送回家,家里人找到答案再绑回去送给他。这招主要是有钱人家才玩得转,而且信鸽要能飞进考场,考生还得胆子大。
那古代怎么防作弊呢?办法也多。
比如搜身,最直接。金朝甚至狠到让考生考前去指定浴池洗澡,然后把衣服全没收,换上官发的衣服,看你还怎么藏夹带。除了搜身,惩罚也特别狠。作弊被抓重的,可能直接坐牢充军;轻的也取消考试资格,这辈子别想再考,仕途彻底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