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康熙为何完全不同-同样都是对待太子 (朱元璋和康熙谁更厉害)
对朱元璋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题目中所说,对应朱标的康熙太子应该是指胤礽,为何朱元璋对朱标很放心,而康熙却很忌惮胤礽呢?下面请听编者向您详细道来,朱标自幼被明朝...
最近总刷到朱元璋和康熙的事儿,尤其是他们俩的太子,朱标和胤礽,这俩人命运差得有点远,今天就随便聊聊为啥朱元璋对朱标特放心,康熙却总防着胤礽。
朱标这孩子,从小就被明朝那些大儒教儒家那套,性格仁慈宽厚,对兄弟们特别好,还老想着老百姓的苦。十二岁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不光文化教育抓得紧,朱元璋还刻意给他塑造“完美太子”的人设,就差没天天在朝堂上夸“我儿子最棒”了。

大明是朱元璋一手打下来的,没啥家族势力帮着他守皇位,所以他特看重皇权传得正不正,就死磕“嫡长子继承制”。结果呢,就出现了这么个情况:朱标的“嫡长子”身份被朱元璋天天强调,他那些弟弟们心里都默认了“太子就该是我哥”,没人不服气。

胤礽就不一样了,他小时候就被康熙立了太子。虽然教育也好,不像朱标那么“完美”,但本事也不小,弓马娴熟,满蒙汉三语全会。可他这太子当得,那叫一个尴尬——上面有哥哥胤禔,下面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弟弟。朱标是大明刚建时就立的太子,背景简单;胤礽呢,清朝每个皇子背后都站着个厉害的母族,这些贵族一掺和,争太子位的事儿就闹得更凶了。

康熙对胤礽亲妈是挺有感情,但后来又立了别的皇后,胤礽“嫡子”的身份就有点淡了。他弟弟们心里就嘀咕:他既不是老大,又不是唯一的嫡子(毕竟佟佳皇后还养了胤禛,名义上胤禛也算嫡子),凭啥太子就得是他?

还有个更麻烦的: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当的汗,顺治是皇太极第九子当的皇帝,康熙是顺治第三子当的皇帝。所以康熙那些儿子们就觉得:“嫡长子继承制?听着好听,可看看祖宗,明明是能干的皇子才能上位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胤礽强,皇位就该自己的。说白了,朱标的弟弟们服他,胤礽的弟弟们可不服他。

朱元璋是打天下的,皇位传给谁基本他说了算,他特自信,觉得朱标翻不了天。康熙呢?大清江山是祖宗打下来的,他自己是费了好大劲儿才亲政,靠着贵族们坐稳的位子,所以特怕这些贵族拿胤礽来对付他,怕自己大权旁落,老了凄凉。

儿子们争得越厉害,康熙越怕自己控制不住朝局。编者觉得康熙不是怕胤礽一个人,是怕自己手里没权了,晚年过得惨。选继承人这事儿,康熙真不如朱元璋自信。为了保住皇位,他咋做的?不管父子情分,把胤礽当成平衡朝局的棋子。

胤礽三十四岁开始监国,监了十二年,编者不信他是傻白甜。他两次被废,估计就俩原因:一是他势力越来越大了,康熙觉得威胁到他了;二是兄弟们联合起来整他,朝堂上乱成一锅粥。第一次废了太子,第二年又给复立了,可能是康熙发现没太子更糟,夺嫡闹得更凶,朝局更乱,干脆把胤礽扶起来,让矛盾都集中到他身上,自己好居中调和,稳住皇位。结果复立才三年,又给废了,直接圈禁到死。这时候康熙心里早有人选了——胤禛。

说到底,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没人能让他大权旁落,所以对朱标特放心。康熙呢,经历的事儿多,总怕自己控制不住局面,对胤礽自然就多了一份忌惮。要是朱标不早死,皇位肯定是他的。胤礽就不一样,他那位置从开始就尴尬,注定成不了皇帝——毕竟他是康熙亲手“培养”起来的对手,康熙防着他一辈子,怕他势力太大威胁到自己。直到快死了,康熙才开始安排胤禛继位,到死才肯松手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