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崇祯宁向王公贵戚求捐赠补充国库-也不愿抄家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崇宁王)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末崇祯自降身份,为何宁向王公贵戚求捐赠,也愿不抄他们的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明朝末年的岁月中,末代天子崇祯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做出了太多的努力,甚至在最后...

admin

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真是把“憋屈”俩字写在了脸上。眼瞅着大明王朝要完,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库空得连响声都没有,居然放下身段,一次次跑去跟王公贵戚们哭穷求捐赠,结果呢?响应的人没几个,倒让他看了不少脸色。

那时候,他老丈人周奎、太监王之心还算给面子,一人捐了一万两,剩下的不是几百就是几十,这点钱扔进国库,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崇祯估计当时都想骂娘:现在不捐钱买刀枪,等李自成来了,你们的钱可就全成他的了!李自成可不像我这么好说话!

崇祯宁向王公贵戚求捐赠补充国库-也不愿抄家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崇宁王)(图1)

后来李自成真进了北京,一抄家,好家伙,7000万两白银!周奎这个老丈人自己藏着五十三万,平时装得比谁都穷的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家里也上万两。这些钱最后全便宜了李自成,他还铸成银饼子,大摇大摆走了。这就奇了怪了,崇祯干嘛宁可低三下四求人,也不肯抄这些家伙的家?

其实崇祯心里也闪过抄家的念头。崇祯七年,有个武生员上书,说让京城的乡绅贵族捐点钱救国,结果话刚说完,朝臣们就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还非要抓他下狱。后来这事就黄了。孙传庭在陕西的时候,倒是硬气,对乡绅恩威并施,一分没花崇祯的,也没加老百姓的税,就筹够了军费。说明这招不是不行。

崇祯宁向王公贵戚求捐赠补充国库-也不愿抄家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崇宁王)(图1)

说白了,能掏得出钱的,都是崇祯的“自己人”。要么是功臣后代,要么是皇亲国戚,平时没实权,但钱袋子鼓得不行,茶叶盐业这些暴利行业都被他们攥着,日进斗金。可这些人有个特点——家里金山银山,面上哭穷装穷。对这帮亲戚下狠手,崇祯真下不去手。

他对太监更下不去手。虽然灭了魏忠贤,但他照样倚重太监,本该练兵的钱都花在“奴才”身上了。这些太监都是他亲手挑的,结果呢?最后转头就把他卖了。之前在崇祯面前都装得跟孙子似的,尽心尽力,崇祯看着自然也软了心。最后李自成打来,他指望太监们抵抗,还拿出宫里最后一点钱当诱饵,结果呢?拿了钱全跑了,鸟都不鸟他。

崇祯宁向王公贵戚求捐赠补充国库-也不愿抄家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崇宁王)(图1)

再一个,崇祯这能力,真到抄家这步,也玩不转。他大局观不行,看人更不行,用的重臣十个有九个是坑货,信了一辈子,指望不上;倒是被他排挤猜忌的,最后不少人为大明死扛。他还特爱猜忌,多少次能翻盘的好牌,硬生生被他猜忌没了。更怕担责任,明知道该休养生息,非让大臣们冲前面。迁都的时候,天津巡抚都准备好了,他一声令下就能跑,结果犹犹豫豫,说白了就是怕背“南迁”的锅。

崇祯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不假,他也真拼了,可最后把自己坑死的,还是他那点能力和眼光。


上一篇: 他为何会被凌迟呢-朱慈焕是崇祯皇帝的后代 下一篇:嘉靖时期出现许多顶级人才-明朝为什么偏偏走下坡路吗 (嘉靖时期出现什么事件)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