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为什么没有生下子嗣-古代公主和亲远嫁蒙古 (她们为什么没见过彼此真相)
很多人都不了解公主和蒙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主,是封建社会中的贵族阶层,她们生在帝王家长在宫墙内,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因为她们拥有皇族血统,历史上有很多载入史册的公主,比如大...
说到公主和蒙古的事儿,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今天就来随便聊聊。公主嘛,封建社会里的贵族姑娘,生在帝王家,长在宫墙里,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就因为她们有皇族血统。
历史上留名的公主不少,像太平公主、平阳公主、高阳公主、文成公主这些,名字听着就挺有排面的。看着地位高得不得了,荣华富贵享不尽,但真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幸福到老的。
毕竟古代社会,就算在皇家,女人的地位也还是比男人低,她们出生好像就为了一个任务——维护皇家地位。

皇帝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到手的政权,就把她们当成“礼物”,要么封给臣子,要么嫁给少数民族政权,搞和亲。历史上有名的“和亲公主”,像汉代的细君公主、唐代的文成公主,都是为了王朝能长治久安,不得不远去西域执行“和亲”任务。
但很多人可能以为“和亲”像古装剧里那样,公主和心上人最后在一起了,其实完全不是。和亲不光是政治手段,对公主来说,身心都是巨大的摧残。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公主嫁到蒙古后,好多都没孩子?这跟当时蒙古的一个陋习脱不了关系。

那为啥公主下嫁蒙古后,好多都没孩子呢?清朝是满人建的,深知少数民族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虽然给蒙古王公娶了满清公主,想靠和亲避免打仗,但彪悍的蒙古人觉得,这是清朝人向他们低头。在他们眼里,这些公主就跟送去的礼物差不多。
虽然迫于清朝压力,蒙古人对嫁过去的公主挺客气,但始终没当自己人。跟蒙古本地的王妃比,他们对满清公主挺疏远的,甚至根本不和公主同房,就怕公主生下有蒙古血统的孩子。毕竟公主要是生了蒙古人的孩子,蒙古人会觉得他们认了满清政府。其实蒙古人特别看重血统,在中原人眼里他们可能就是野蛮游牧民族,没啥高贵血统,但在蒙古内部,蒙古血统就代表高贵和荣耀。

再说说另一个更让人接受不了的陋习——“夫终子继”。其实清朝公主嫁蒙古,心里都清楚自己就是政治牺牲品,所以没孩子她们可能也不太在意。真正恐怖的是蒙古的这个习俗,跟汉人的三观差太远了,简直让人没法接受。
汉化后的满清习俗里,女人得守妇道、从一而终。但蒙古女人结婚后,要是丈夫没了,就得嫁给丈夫的儿子——虽然这儿子跟公主没血缘关系,在汉人眼里这就是“不伦”。不光是儿子,丈夫的父亲、小叔子,甚至下一任可汗,都可能娶她。
中原王朝受礼仪教化,做事讲究礼法,尤其是婚姻。男尊女卑的旧社会,男人能三妻四妾,女人却必须从一而终,说白了丈夫死了就得守寡,不能再嫁。

可汉族公主嫁到蒙古后,丈夫死了还得嫁丈夫的儿子,或者他家的其他人。这简直是对人格的巨大侮辱,把贞操观踩在脚下。很多公主根本没法接受,甚至为此搭上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