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有多厉害-没有他就没有元朝的正常运作 (刘秉忠有多厉害)
刘秉忠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宋朝灭亡后,一批汉人奇才落入蒙古人的手中,忽必烈欣喜若狂地接纳了这批汉人奇才,他敏锐地感觉到,自己要成为汉人最高统治者的时机到了,历史上将这...
刘秉忠的故事,你们听过没?今天就随便聊聊他。
宋朝一完蛋,一批汉人能人就落到了蒙古人手里,忽必烈那叫一个高兴啊,立马就把他们收了。他心里门儿清,自己当汉人老大的机会来了。
历史上管这批人叫“潜邸旧侣”,就是跟着忽必烈混的那帮名士。忽必烈对他们喜欢得不行,个个都给大官当,没少给他出主意。不然他哪那么容易管住中原啊?
那时候忽必烈还只是被派去管漠南汉族地区,得先练练手。他知道用汉人的政治、经济制度来治汉人特别重要,所以搞了个“金莲川”幕府。
幕府里带头的就是刘秉忠,忽必烈的第一谋士。

刘秉忠从小就机灵,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后来被送到帅府当人质,吃了不少苦。二十多岁时,被个叫虚照的禅师收了徒弟。
后来他就一直跟着忽必烈,政治天赋特别高,忽必烈器重得不行。等忽必烈当了大汗,刘秉忠是所有汉臣里跟他最近的,不光官大、俸禄多,忽必烈去哪儿都带着他。
其实刘秉忠是顶着和尚身份陪在忽必烈身边的,他阴阳术数那套特别厉害,忽必烈特别看重他,说白了就是会算卦看相。
蒙古人也信这套,觉得算卦看相是大事,耶律楚材不就是因为会这个才被重用的嘛。蒙古皇帝身边都带着这种大师,出征、办丧事啥的,都得先算一卦,看看合不合适。
都说刘秉忠的相术比刘伯温还厉害,就靠这阴阳术数在幕府混得风生水起。更难得的是他嘴严,这点忽必烈特欣赏,“他心思细,不会瞒我,他那套玄乎的占卜结果,从不告诉别人。”

刘秉忠儒学底子也特别厚实,蒙古人虽然知道儒学重要,但不爱学。他能在幕府那么多人才里冒出来,不光因为会阴阳术数,更因为精通儒学。
儒学这东西吧,其实挺枯燥的,但刘秉忠能讲得特别明白,还爱打比方,忽必烈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他有个优势——他是和尚,其他儒生可比不了。
在刘秉忠的“忽悠”下,忽必烈皈依了佛教,从此更听他的话了。其实刘秉忠对佛教、儒学都挺有贡献,还拦着忽必烈杀中原汉人,这可是大功德。
当初忽必烈远征云南,刘秉忠劝他:“您能在马背上打下天下,可不能在马背上治理天下。”
这话一下子就火了,蒙古各大首领听了,都改了之前那套杀来抢去的毛病,中原汉人少死了不少人。
忽必烈登基后,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治汉人。刘秉忠熟门熟路汉人的制度,把蒙、汉的制度捏一块儿,搞了套详细的规章制度给忽必烈参考。
元朝在中国待了不到一百年,真得谢谢刘秉忠。不然就凭蒙古人那套,估计几年就翻车了,他们压根儿不懂怎么治理天下。
刘秉忠还推荐了好多汉人人才,这些人都挺能耐,在各方面帮忽必烈,才让元朝这台原始、野蛮的机器转了近百年。
而且他还护着中原的宗教,让忽必烈信佛教,告诉他因果报应,让忽必烈有点顾忌,不敢随便作恶。
刘秉忠眼界也宽,能把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捏一块儿,想出两全其美的法子,分别治蒙古人和汉人,还搞了套适合两地的国策。

他编的那些规章制度,连不懂汉人文化的蒙古贵族一看就懂,所以被奉为宝贝。
刘秉忠死后,元世祖哭了,说:“再也没一个汉人能给我这么出主意了,元朝怕是快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