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武将的权力有什么变化-由某家将到某家军 (宋朝武将权力)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朝武将权力变化,南宋其他史籍也偶见记载,,云麓漫钞,称,人自为法,时有‘岳家军,、‘张家军,之语,,,会诸将稍姿肆,各以其姓为军号,曰‘韩家军,、‘岳家军,此外,南...

admin

今天咱们聊聊南宋那些“家军”的事儿。翻翻南宋的史书,能时不时瞅见“岳家军”“张家军”这种说法,比如《云麓漫钞》里就写了:“人自为法,时有‘岳家军’、‘张家军’之语。”还有“会诸将稍姿肆,各以其姓为军号,曰‘韩家军’、‘岳家军’。”

不光直接叫“家军”,南宋的“部曲”有时候也指这帮“家军”。《要录》里说“惜乎朝廷以光世部曲,付之吕祉”,这个“光世部曲”不就是刘光世的“刘家军”嘛。再比如“镇江大军,韩氏部曲也;健康大军,张氏部曲也;鄂州大军,岳氏部曲也。”这么看,“部曲”其实就是各将领手下的“家军”了。

这些“家军”可不是一天两天冒出来的,是借着北宋末年天下大乱慢慢攒起来的,到了建炎、绍兴年间最火,绍兴十一年朝廷收了兵权,才慢慢不行了。在“家军”兴衰的这些年里,虽然各家的兵力有强有弱,地盘也换来换去,但还真有些共同点,琢磨琢磨这些,大概就能明白“家军”是怎么起来的了。

宋朝武将的权力有什么变化-由某家将到某家军 (宋朝武将权力)(图1)

要说“家军”最核心的特点,那肯定是军事属性。

南宋刚那会儿,天天打仗,朝廷没办法,只能大力扶持这些“家军”。可这些“家军”自己壮大起来,也互相抢地盘、挖人,跟仇人似的,互相防着跟防贼一样。这么一来,不光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还让朝廷的战略部署都受影响。

而且这些“家军”跟北宋的“家将”有点像,特别有地域性。长期在一个地方待着,不光有稳固的钱粮,还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要害。就像史书里说的:“要之谓韩家军者,今为京口人矣。刘家军者,今为建康池阳人矣。岳家军者,今为鄂渚江陵人矣。”

为啥这样呢?原因挺多,但政治经济因素肯定是主要的。从各军搞营田、控制地方财政的劲头来看,这俩因素作用最大。

“家军”对当时来说,可能是能打仗,但对赵宋皇帝来说,隐患太大了。

这些“家军”搞营田是从绍兴初年开始的,主要是因为军费太贵,朝廷扛不住了,才让他们自己搞。绍兴元年,解潜当荆南镇抚使,一边抓土匪一边搞营田养军队,“以所管五州绝户及官田年来荒废者甚多,乃以便宜辟直秘閤宗纲为屯田使,召人使耕,分收子利。”朝廷知道了,高宗直接让宗纲当“镇抚司营田官”,后来荆州的军粮基本靠营田,省了一半的县官开支。

宋朝武将的权力有什么变化-由某家将到某家军 (宋朝武将权力)(图1)

朝廷一看营田这么好,就扩大范围,绍兴六年“命五大将及江、淮、荆、襄、利路帅臣悉领营田使。”让五大将都搞营田,这等于在政策上让他们自己管钱、自己握着兵权。

其实,“家军”为了解决军费,早就在搞营田、屯田,还有别的赚钱路子了。不光岳家军,其他“家军”也这样,收入来源五花八门。绍兴十一年秦桧整岳飞的时候,说他不少违规操作,虽然可能有夸大,但能看出“岳家军”的钱不光靠朝廷。《要录》里说:“岳飞顷于鄂渚置酒库,日售数百缗。襄阳置通货场,利复不赀。”这可能是汪叔詹诬陷的,但酒库其他军也有,不独岳家军。鲍琚奏报“岳家军”家底时说,“岳飞军中利源,鄂州并公使、激赏、备边、回易十四库,岁收利息钱一百十六万五千余缗;鄂州关引、典库房钱、营田杂收钱、襄阳府酒库房钱、博易场,共收钱四十一万五千余缗;营田稻谷十八万余石。”这钱可真不少。

最后一点,也是特别重要的,“家军”打破了北宋武将不能带亲军的老规矩。南宋的将领大多有自己的亲军,当护卫。杨业“杨无敌”虽然是北汉降将,在新朝立了功,但“降将”的身份让他政治上抬不起头,军事上也不能带牙将亲随。杨业为啥被俘?固然有北宋文武失衡的问题,但没亲随护卫,武艺再高也扛不住啊。

北宋防武将太狠,高级将领都不能招亲随。南宋就不一样了,将领们都有亲军,名号不一样,但都挑精锐,不光保护将领,有时也打仗。《云麓漫钞》里说:“韩世忠、岳飞军中,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勇健无比。”其实李显忠、刘光世、吴玠、吴璘都有“背嵬军”,韩世忠最早设的。看来“背嵬军”就是精锐部队的代称,不是韩岳独有。刘光世有“部落军”,张俊有“银枪亲兵”,都说明南宋将领不满足于“亲兵”,得有“亲军”才安心。

这也说明武将的权力结构和想法变了,但也给后来岳飞被害埋下了隐患。

宋朝武将的权力有什么变化-由某家将到某家军 (宋朝武将权力)(图1)


上一篇: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何没有先解决契丹问题 (赵匡胤建立宋朝) 下一篇:宋朝为何打不过周边游牧民族-宋朝整体经济实力比唐朝还要强 (宋朝为何打不过蒙古)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