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共计自然灾害多少次 (小冰河时期是什么意思)
中国从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时期,元朝统治时间100年却发生了水灾92次,旱灾86次,雹灾69次蝗灾61次地震52次风灾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明朝从洪武到崇祯十八年期间共计自然灾害1101次,清朝...
中国从元朝到清末基本都泡在小冰河期里。元朝那100年,光是有记载的水灾就92次,旱灾86次,雹灾69次,蝗灾61次,地震52次,风灾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简直没消停过。明朝从洪武到崇祯十八年,自然灾害直接干到1101次;清朝乾隆到宣统退位的176年,更狠,1121次。所以啊,小冰河期这事儿,严格说就是从元朝一路冻到清朝的过程。下面咱们就唠唠这到底是个啥情况。
小冰河期说白了就是地球气温大跳水,全球粮食跟着大减产,结果就是社会乱套,人哗哗减少。有学者琢磨着,明朝亡国,小冰河期绝对是主因之一。明末清初的《阅世编》《庸闲斋笔记》,还有《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这些老书里,都写过这奇怪的天气。

古代中国一遇气候异常,就说是皇帝德行不行;西方更直接,搞宗教审判。欧洲1570年(明隆庆四年)到1580年(明万历八年),这十年粮食危机最严重,迫害犹太人和猎巫闹得最凶。同期的日本战国也没好哪去,民变四起,上杉谦信更狠,12次秋冬跑关东抢粮。
自然成因
明朝的小冰河期,特指明末清初那几十年,中国冬天冷得邪乎,年平均气温都低。夏天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冬天能把广东下出暴雪。中外专家都说了,明朝灭亡后的1650到1700年,算得上整个小冰河期里最冷的时段之一。
一万年前,气温突然往上蹿,还稳当了七千多年,一直跟咱们二十世纪初期的气温差不多,小幅波动。这气候给人类发展帮了大忙。竺可桢写中国气象史时也提过,中国历史上几次大乱,跟四次小冰河期关系贼大,不全是因为官场腐败。
第一次小冰河期是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三国、西晋,第三次是唐末、五代、北宋初,第四次就是明末清初。那时候气温骤降,北方旱得冒烟,粮食大量减产,社会动荡几十年,战乱没完没了。长期饥荒才是战乱扩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少了五分之四不止。明末最后一次只减一半,多亏了从美洲传来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抗旱高产的作物救了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没多少史料可查。东汉末汉族人口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统一时只剩七百七十万。接着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汉族人口只剩四百万,这减少量吓死人。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到北宋初期剩两千万。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清初顺治十七年间变成一亿三千万(可能是统计口径变了)。
明朝中叶,也就是1500年后,气温突然掉下来。有人说明朝末期1600到1644年最冷,但美国地理学家协会那帮人研究说,明亡后的1660到1680年,还有1850到1880年,才是中国北方和中部最冷的两个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