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后世对海外殖民失去了兴趣-元朝时期一直远征东南亚诸国 (为什么说后海不是海)

还不知道,元朝如何扩张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上,元朝对于中国版图的奠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清朝也只是在元朝的基础上做了巩固,不过元朝的锐意开拓,亦或是穷兵黩...

admin

元朝咋扩张的?其实跟蒙古那套“打天下”的老分不开。

元朝对中国版图那贡献确实大,清朝基本就是在元朝基础上缝缝补补。不过这帮人太能打了,打来打去,把明清两代都给整怕了,一提出海就发怵。

元朝这扩张的劲儿,说白了就是从蒙古帝国那儿继承的。成吉思汗那会儿,整个帝国其实就是草原军事贵族的“合伙公司”,大汗的主要任务就是带着大家出去打仗,抢地盘、抢钱、抢宝贝,然后分给宗王、亲戚和有功的人。所以每次换大汗,基本都得打一仗,不然怎么分“股份”啊?

但到了忽必烈这儿,情况有点不一样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其实裂成了四个独立汗国,而且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还因为汗位从窝阔台家转到拖雷家,心里一直憋着火,跟元朝打了好几十年仗。忽必烈自己呢,又搞汉法,总有人质疑他当大汗的合法性,他必须得打几个大胜仗,才能让大家服气。

为何后世对海外殖民失去了兴趣-元朝时期一直远征东南亚诸国 (为什么说后海不是海)(图1)

帝国这么一分裂,蒙古的实力其实被削弱了。忽必烈要是像他祖宗那样往西打其他汗国,胜算不大,还得落个“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骂名。环顾四周,就剩海外还有“扩土”的空间,而且海外贸易能给这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帝国加点“海洋buff”,让蒙元政权升级。于是乎,忽必烈就开始搞事儿:两打日本,南征占城、缅甸、安南,还远征爪哇。

单说军事,元军不管是打日本,还是中南半岛,甚至爪哇,战场上基本没遇到过对手。宋元时候中国能造坐千人的大船,但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太嫩。打日本两次都碰上台风,尤其是第二次,风大得船全翻了,“十万大军活着回来的就仨”,这也太惨了。

打占城的时候,统帅唆都带兵从广州航海过去,带着敢死队往上冲,一下子砍死淹死五万多人,后来又在大浪湖那边再赢一场,又杀了六万。占城国王被打跑躲进深山,两边就这么耗上了。

为何后世对海外殖民失去了兴趣-元朝时期一直远征东南亚诸国 (为什么说后海不是海)(图1)

但问题是,元军跑那么远去打仗,人不够多,粮草也跟不上,最后全栽在湿热天气、沼泽深山里了。打安南和缅甸的时候也是,前线虽然打赢了,要么粮道被劫了,要么士兵中了瘴毒,没战斗力了。

打爪哇是忽必烈对外最后一仗,朝廷派了一千艘船,给了一年的粮,还有四万锭银子。元军登陆后连赢三仗,敌人死伤几万,杀了好几千。但爪哇的驸马靠着地利死扛,最后把元军给逼回泉州了。

除了这些,忽必烈还有九次没打成的大仗。这么多次大规模出海打仗,招兵、准备粮草、造船,都是天大的开销。但更坑的是,东南亚那些地方基本都是穷山恶水,元军打下来根本捞不回本,更别说赚红利了。

这么打下来,国内老百姓都快被掏空了,“老百姓伤口还没好,军人家里老人孩子哭的停不下来,又要大举打仗,大家真受不了”。越到后来,造反的人越多,尤其是南方各省,“山里的土匪,到处冒头,一年到头没安生过”。

为何后世对海外殖民失去了兴趣-元朝时期一直远征东南亚诸国 (为什么说后海不是海)(图1)

元朝为啥那么短命?跟它瞎打仗脱不开关系。这么一搞,后世对海外殖民彻底没兴趣了,朱元璋还在《皇明祖训》里特意嘱咐后代:“四周那些国家,都隔着山海,在一个犄角旮旯,占了地养不活人,得了老百姓也没法使唤。他们要是自不量力来惹咱们,那是不吉利;咱们要是没事儿去打他们,也是不吉利。怕后代子孙仗着国家富强,贪图一时战功,无缘无故出兵杀人,切记!切记!”


上一篇: 是什么导致他灭亡-元朝只存在了98年 (是什么导致他哭泣的英文) 下一篇:元朝末年大将王保保-为何格外受朱元璋喜爱 (元朝末年大将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