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姆苏丹国为何要进攻蒙古帝国-最后又为何会惨败 (姆苏鲁岛)
鲁姆苏丹率八万大军迎击蒙古,不想兵败如山倒,只得狼狈乞降称臣,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243年6月,鲁姆苏丹国的统治者凯霍斯鲁二世苏丹,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前往克塞山准备扫荡入侵的蒙...
鲁姆苏丹率八万大军迎击蒙古,结果兵败如山倒,最后只能狼狈乞降称臣。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场克塞山之战。
公元1243年6月,鲁姆苏丹国的凯霍斯鲁二世苏丹亲自带着两万大军,跑到克塞山准备收拾入侵的蒙古军队,结果双方在山隘里打了一仗,那叫一个激烈。
早先窝阔台当大汗的时候,蒙古帝国和鲁姆苏丹国关系还行,两国互相做生意,来往也算客气,保持着点表面上的平等。可窝阔台一死,关系就紧绷了。继位的贵由可汗让鲁姆苏丹国派王子去当人质,还要接受蒙古派的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说白了就是蒙古派来管地方的官,手里拿着节杖,等于替大汗管着那些被征服的地盘和附庸国。要是鲁姆苏丹国答应了,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蒙古的属国?政治、经济、军事全得听蒙古的,哪还有独立可言。
鲁姆苏丹国到底啥来头?可不是一般小角色。它是安纳托利亚塞尔柱帝国的继承者,老跟十字军打仗,尤其和条顿骑士团互有输赢,还侵攻过亚美尼亚王国,打仗经验丰富着呢,肯定不甘心当蒙古人的附庸,给人当马前卒。
其实那时候鲁姆苏丹国正乱着呢,凯霍斯鲁二世刚平息了两次叛乱,国家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屋漏偏逢连夜雨,蒙古西征大军早就占了克里米亚,拜占庭那边临时抱佛脚,收复了安纳托利亚北部沿海地区,直接让鲁姆苏丹国变成了内陆国,连出海的路都没了。
要是搁一般人,可能早就想:“算了吧,投降吧。”像罗斯人那样,当个附庸,先苟着,说不定以后还能翻身。毕竟罗斯人当附庸的时候,还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搞出了统一的民族概念呢。
但再小的国家也有自己的尊严,鲁姆苏丹国的凯霍斯鲁二世偏偏不信邪,决定跟蒙古人碰一碰。他下了征兵令,还雇了一堆雇佣兵,周边的小王国和部落一看也跟着加入了,总兵力凑到了近八万,凯霍斯鲁二世信心爆棚,想着一定要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不过这时候蒙古大军已经在波斯统帅拜柱的带领下拿下了埃尔祖鲁姆。这个拜柱是蒙古的千户侯,贵由可汗手下的猛将,做事麻利,能独当一面,一直负责伊尔汗国西部的防务和打仗。关于他的记载不多,没说他信啥,但他挺热情地接待过罗马教皇的使者,还让教皇在伊尔汗国设了使馆,俩人还商量着一起打鲁姆苏丹国,达成了共识。
蒙古远征军1243年6月26日到了克塞山一带。虽然双方文献都没写蒙古军到底有多少人,但都说蒙古军兵力少,估计拜柱带的蒙古军加上格鲁吉亚的仆从军,顶多四万。当时格鲁吉亚的官兵跟拜柱报告:“敌人比咱们多多了!”拜柱说:“敌人越多,咱们打赢了越有面子,战利品也越多啊!”然后他就定了个能赢的战术。
凯霍斯鲁二世那边看到蒙古军几次冲突都没占上风,有点飘了。他手下劝他守着隘口别动,可凯霍斯鲁二世不干,非要带着两万主力主动出击,想把蒙古人赶尽杀绝。他命令雇佣兵和部落兵打头阵,自己的主力在后面随时准备上。但这里有个大问题:那些雇佣兵和部落兵各带各的队,没统一指挥,互相之间根本不配合。
另一边蒙古军看到凯霍斯鲁二世反击,就开始往后撤。结果雇佣兵、部落兵和塞尔柱士兵一看敌人跑了,嗷嗷叫着就追上去,想杀光蒙古人抢财宝。他们还不知道,蒙古人在开阔地给他们挖了个坑呢,一个劲儿地追,好像前面等着他们的不是死亡,是胜利和黄金。
可他们一冲进开阔地,迎面就是严阵以待的蒙古骑兵。凯霍斯鲁二世的前锋部队立马被围住了。等他带着后续部队赶到,眼前全是尸体和被血染红的蒙古骑兵。不少塞尔柱战士吓得腿软,凯霍斯鲁二世自己也带着亲卫队跑了。他本来还有两到四万人的后备队,结果他这一跑,鲁姆苏丹国大军彻底崩溃了,士兵们四散奔逃,蒙古军就像打猎一样追着杀。
就这样,凯霍斯鲁二世彻底输了,鲁姆苏丹国再也没机会翻盘了。他只能跑去跟拜柱求饶,投降蒙古帝国,宣誓效忠大可汗。从那以后,蒙古人统治了大半个安纳托利亚半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