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如何将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变成一个空间绝后的大帝国的 (成吉思汗是如何建立大蒙古国的?)
成吉思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说起蒙古帝国是真的彪悍,它从斡难河边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率领仅仅十余万军队几十万人口,却战胜了拥有百余万人口,数十万军队的金朝乃...
成吉思汗的故事,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咱们换个角度聊聊这个马背上的帝王。
说起蒙古帝国,那可真是彪悍到不行。从斡难河边一点点起家,就带着十来万军队、几十万人口,愣是把人口上百万、军队几十万的金朝、西夏,甚至人口数千万、军队上百万的南宋、花喇子模都给干趴下了。
成吉思汗的子孙后来更猛,一路打到中亚、西亚,甚至中欧,饮马莱茵河畔。统治面积达到三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欧洲人吓得叫它“上帝之鞭”,毛主席也夸“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那问题来了,他到底怎么把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搞成这么个空前绝后的大帝国的呢?

一、骑兵打得太溜了
其实吧,历史上这种事挺多的——文明发达、生产力高的国家,被落后部族打趴下的例子一抓一把。比如金朝打北宋、后金打明朝,都是这么回事。蒙古帝国更是把骑兵的灵活机动玩明白了。他们不光自己会,还把以前游牧民族的战法揉一块儿。小股兵力先引诱敌人,主力在旁边等着,等敌人累了,立马闪击或者迂回包抄。轻装骑兵先耗敌人,重装骑兵再上,跟后来希特勒的闪电战有点像,就是调得你晕头转向,露出破绽就一锤子砸死。还有他们那弓箭,射得远、威力大,蒙古骑兵打仗就跟装了弓箭永动机似的,追击的时候射,逃跑的时候也射,敌人追不上、打不着,急得直跺脚。欧洲重装骑兵就是这么被玩死的。

二、骑兵个个都是狠人
蒙古人住的地方苦,身体都练得倍儿棒,吃苦耐劳更是刻在DNA里。基本上每个蒙古人都是天生的战士,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术那叫一个溜。整个蒙古帝国,差不多都是骑兵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还有,蒙古骑兵都是父子兄弟一起上,彼此太熟了,配合默契得很。成吉思汗自己也是从一个小部落的铁木真,一步步熬成伟大的成吉思汗。当年他叫铁木真的时候,打过多少残酷的仗啊,最落魄的时候,只能跟部下喝河水当酒。后来慢慢统一了蒙古各部,他对军队太了解了,在军里威信高得很。所以他的部队跟别的部落不一样,士兵跟他心连心,内部团结得很。这支军队既有老传统,又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这也是他能成事的关键。必须得说,以前蒙古人内耗太严重,各部落天天打架,成吉思汗他爸就是被另一个部落害死的。等铁木真用武力和仁义统一了蒙古,这头战争巨兽就彻底挣脱了牢笼,整个世界都得跟着发抖。

三、内部管得还挺稳
成吉思汗也挺会吸取教训,他看了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帝国的经验,把草原帝国的战斗力跟中原王朝的稳定统治结构捏一块儿,搞了套封建化改革。首先,他定了条铁规矩:只有成吉思汗的子孙才能当蒙古大汗(黄金家族继承权)。这条规矩在蒙古人心里扎了根,后来明朝时候,蒙古草原还是黄金家族的子孙在统治。然后军里搞千户制,把传统的部落打碎,所有百姓都编进千户,分给功臣或亲戚。千户下面再分百户,平时放牧,打仗全民皆兵。这样既方便统治,又能快速集中力量打仗。他还怕千户权力太大,搞了个却薛军,只听大汗一个人的,成员都是贵族子弟和各千户抽的精锐,地位比普通千户高。还有,千户长、百户长的儿子都得送到大汗这儿当人质(质子制度),方便控制各地。
四、打仗能发财,谁不拼命
成吉思汗这人魅力是够大,有时候连敌对阵营的人都愿意帮他,尤其是他落难的时候。但光靠魅力和仁义可带不好军队,士兵们也得有好处啊——打仗这么危险,谁愿意白干?所以他定了条规矩:不管你是贵族还是王公,到了战场就得凭本事,谁功劳大,战利品就分得多。这一下子把蒙古人的积极性全点燃了,大战前根本不用动员,士气高得很。因为打仗就能发财啊!这套制度让蒙古能集中力量对外打,不用内耗,整个帝国就像一只攥紧的拳头。这也是他能搞出这么大帝国的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