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皆昏君-清朝无昏君-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朝昏君最多的朝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清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无昏君,明朝都是昏君,这种说法本身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对于怎样便算是昏君,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像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疏远爱提批...

admin

聊聊明清皇帝的事儿,最近老听人说“清朝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这话听着对吗?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清朝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这话吧,其实有点站不住脚。要聊这个,先得说清楚啥算昏君——沉迷玩乐不管事儿、不听忠言只爱听好话的,大概都算。但标准太多反而不好聊,咱们就简单点,以“勤不勤政”来衡量?

按这个标准,说明朝皇帝都昏庸,好像也有点冤。朱元璋到明宣宗,这几位可都是为帝国的事儿操碎了心的。清朝皇帝勤政是出了名的,但同治之后慈禧掌权,这“都”字也打折扣了。所以啊,得从多方面说说为啥会有这种说法。

明朝皆昏君-清朝无昏君-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朝昏君最多的朝代)(图1)

(朱元璋虽心狠手辣,但在政务处理上,却是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明清两朝都特重视皇帝教育,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太子,儒家经典、跟老师讨论这些肯定少不了。但为啥两朝皇帝差这么多呢?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学什么,很重要

一,学什么。

明朝皇帝主要学儒家经典,看点史书;清朝太子除了这些,还得练弓马,学汉文、蒙文,满文也不敢落下。用现在话说,清朝皇帝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朝比不了。万历皇帝喜欢书法,还被张居正他们打压,理由是“为了江山”,说多了谁不烦?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倒也能理解。

明朝皆昏君-清朝无昏君-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朝昏君最多的朝代)(图1)

(清乾隆帝戎装图)

二,和谁学。

明朝皇帝上课大多是“一对一”家教,能陪读的居然是太监,比如明英宗和太监王振。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王振顺着英宗,慢慢就能影响他,后来怂恿英宗亲征,结果被俘,王振责任不小。清朝就吸取教训,不让太监乱来,内务府管着,文臣盯着。太子跟兄弟、贵族子弟一起学,老师也都是挑的政治精英,所以清朝皇帝处理政务都比较认真,也有道理。

明朝皆昏君-清朝无昏君-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朝昏君最多的朝代)(图1)

(影视剧作中的明英宗)

三,姜还是老的辣

清朝皇帝除了康熙八岁登基,咸丰之前基本都是中年即位。身体好,也熟悉国家怎么运转,交接班时新皇帝上手快。明朝皇帝大多年轻,本来就烦那些文书礼仪,英宗、武宗爱玩,也就不奇怪了。

明朝皆昏君-清朝无昏君-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朝昏君最多的朝代)(图1)

(雍正帝即位时业已过不惑之年了)

所以啊,“清朝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这话太绝对了,但从政治素养看,清朝皇帝确实整体强点。这有他们自己努力的原因,也有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个得注意。

参考文献:

孟森《明清史讲义》 商务印书馆 2011年10月

吴晗《明史简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温功义《明代宦官》故宫出版社 2011年4月

郑天挺《清史探微》 商务印书馆 2014年8月

樊树志《明史讲稿》 中华书局 2016年11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中华书局 2007年1月

阎崇年《清朝十二帝》 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上一篇: 朱祁镇和朱祁钰哪个好-对于明朝来说谁做皇帝更好 (朱祁镇和朱祁钰是什么关系) 下一篇:后金是如何发展成为-明朝辽东防御体系的最大威胁 (后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