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打不败清廷)

对吴三桂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反清,表面上的口号是,兴明讨虏,,但谁信谁是傻子,朱家宗室被他杀了多少,这会出来装忠臣义士了?骗鬼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欲做...

admin
最近总刷到吴三桂造反的事,很多人好奇他为啥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其实谁信谁傻。朱家宗室被他杀得还少?这时候突然出来装忠臣义士?骗鬼呢。真实原因就一个:想当奴才当不成了。 说白了,只要清朝对他好点,他压根儿不想反,就想接着当他的“平西王”,给清朝当忠心耿耿的奴才。可康熙呢,视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为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还没亲政就琢磨着撤三藩。 站在康熙的角度,这三藩不撤真不行。首先,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都是汉人,不是满人,满人少汉人多,康熙能放心把地盘和兵权都给他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道理康熙门儿清。其次,云南、广东、福建都快成国中之国了,朝廷政令根本不好使,不利于中央集权,稍有眼光的君主都忍不了。 对有雄心的康熙来说,这三藩就像三座大山,压得他睡觉都不安稳。说真的,吴三桂他们哪来的自信?清朝那些老牌满洲王爷都没法在自己地盘上说了算,他们几个汉人藩王凭什么觉得能当土皇帝?这不是没数吗?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功臣常态,吴三桂这种半路投降的,处境更尴尬。一开始就注定被用完就扔,他要是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兴许能保条命。可他投降清朝,不就是为了满门富贵吗?怎么可能放弃权位去过普通日子? 这么一来,康熙举起屠刀也怪不得别人。吴三桂杀了南明永历帝后,清朝就开始动手了。康熙二年,清朝以云贵战事停止为由,收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军权开始往回收。人事方面更狠,以前云南官员升迁、任命都是吴三桂说了算,现在不行了,全得吏部来选。按理说,这该啊,大一统王朝哪能让地方头头自己管人事?可对吴三桂来说,这明显就是削藩的开端啊!这时候他要反,清朝立足未稳,说不定能成。可他没反,说明还是想当奴才。 当然,当奴才不是目的,通过当奴才从清朝捞好处才是根本。利益受损了,奴才也得跟主子闹脾气。康熙六年,吴三桂想摸摸清朝底牌,假意上书说不想管云南贵州的事了,结果清朝二话没说,同意了!还让两省督抚直接听中央的,司法特权也没了。以前他手下人犯事,他就能处理,现在得归朝廷管。这也正常啊,战时的特权哪能一直有?吴三桂倒好,既想当奴才,又想搞特殊待遇,清朝这么对他,他还难以置信,故意找茬“构衅苗蛮”,索要粮饷,纯属幼稚,除了让清朝更坚定削藩,没用。 康熙十二年,机会来了。平南王尚可喜说老了要回辽东,康熙立刻让他移藩。耿精忠一看不对劲,赶紧上书请求撤藩,康熙也同意了。吴三桂没办法,也跟着假惺惺请求撤藩,他还以为凭自己功劳大,康熙肯定会挽留呢?结果呢?康熙不但不挽留,立马派人去云南办撤藩! 康熙心里想的是“撤也反,不撤也反,不如先下手为强”。说白了,他从没信过吴三桂,觉得这货迟早要反,不如先动手。不得不说,康熙这魄力,吴三桂比不了。 直到此时,吴三桂才确定他的尊荣、权力甚至性命都保不住了,再忍下去,要么毒酒赐死,要么抄家灭族,难以善终,所以他反了。


上一篇: 太子朱标的逝世对明朝有哪些影响-朱棣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太子朱标死的时候多少岁) 下一篇:清朝妃子侍寝的时候为什么要脱光裹被子-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 (清朝妃子侍寝有什么规矩)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