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何连一个小小的缅甸都打不下来-蒙古当初那么的厉害 (蒙古为什么只独立一半)
很多人都不了解蒙古和缅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十三世纪时蒙古人的世界,整个世界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公元1206年,蒙古族历史上最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人类历...
很多人对蒙古和缅甸那段历史可能不太熟,今天就随便聊聊。十三世纪那会儿,蒙古人的铁蹄可是踏得全世界都抖三抖。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搞出了个史上超大的蒙古帝国。
蒙古人本来就爱打仗,从统一开始就没停过手。金国、西夏、西辽、大理,一个个都被他们灭了。成吉思汗那会儿还搞了三次西征,最远都打到了欧洲的多瑙河,要不是大汗突然死了,欧洲可能都归他们了。可这么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民族,居然搞不定一个小小的缅甸,这是为啥呢?
先说说这仗为啥打起来的。1271年,忽必烈建了元朝,除了打南宋,还派了使者去缅甸,想让他们归附。那时候缅甸蒲甘王朝的国王也派了使者来大都,忽必烈又派人回访,两边算是搭上话了。
到了1273年,忽必烈又派了俩使者去缅甸,让缅王派个王室子弟或者大臣来大都拜个年。结果这小国居然敢杀了元朝的使者,真是胆肥了。云南行省的人看使者没回来,缅王也没个动静,就建议出兵,但忽必烈没同意,先看看再说。
结果缅甸还真不老实,1277年,他们派了四五万人、800头战象,冲着元朝的千额(现在云南盈江)和金齿(现在云南德宏那边)就去了。千额的守将阿禾赶紧向朝廷求援。
当时元朝的大理守将忽都和信苴日带了700骑兵去救阿禾。两军遇上了,打了两天。缅军虽然人多,但兵器差,士兵都是临时凑的部落人,哪打得过元朝正规军啊。元军骑兵一冲,缅军就败了。信苴日追到敌营门口,路太泥泞没追上,结果回头就发现缅军一万多人绕到后面了。忽都赶紧排三路军,在河边把绕后的缅军打跑,接着又连破他们十七个寨子。缅军剩下的路上还被阿禾、阿昌的人截杀,能回去的没几个。四万人就这么没了,元军损失小得让人不敢信。
打赢了之后,元朝的纳速剌丁带了三千多人去打缅甸,占了江头城(现在缅甸蛮莫县江新),招降了附近三万五千多户掸族人(大概三百寨)。后来因为太热了,就没再往里打。纳速剌丁回去跟忽必烈说:缅甸的情况咱都摸透了,完全可以打下来。
再说说这仗咋打的。1280年二月,纳速剌丁又请求打缅甸,忽必烈同意了,调兵遣将,让相吾答尔当总指挥。
1283年,元军水陆并进,一路顺风顺水,占了江头城、太公城,还分兵驻守。后来缅王的属下建都王乌蒙、金齿那边的12个部落都归顺了元朝。但缅王硬撑到1285年十一月才投降。忽必烈让他改过自新,还要求他们派权贵来大都,派了怯烈护送着去。结果怯烈还没到蒲甘,缅甸就内乱了。
1287年,缅甸王室内乱,庶子不速速古里把缅王抓了(一说杀了),还杀了元朝派去的官员阿南达。没过多久,不速速古里又在争位中被杀了。蒲甘王朝就这么散了,分成好几个掸邦。各地拥兵自立的贵族和部落首领为了找靠山,大多投降了元朝,接受了元朝封的官职。
1289年,新缅王立普哇拿阿迪提牙向元朝投降,派儿子信合八来大都见皇帝。第二年,元成宗封他为缅国国王,信合八当世子。
大德年间,缅甸权臣阿散哥杀了缅王和元朝留在缅甸的使者、随从一百多人,立自己儿子邹聂当国王,大权全在他手里,缅王成了傀儡。元成宗知道了,决定派兵收拾阿散哥。
这仗最后咋样了呢?1300年十二月,元成宗派阔阔他们带兵去打阿散哥,围了木连城,但守军挺能扛。第二年二月,阿散哥用大钱贿赂了元军将领,他们以天热为由撤兵了。元军走了之后,阿散哥派弟弟哲迪去上都求情,成宗就原谅了他,不打了,默认了缅甸的现状。后来直到元朝快完蛋,缅甸一直对元朝称臣纳贡。
那为啥战无不胜的蒙古人就是灭不了缅甸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地理环境不合适。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擅长骑射,适合在开阔地搞骑兵大战。但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他们根本发挥不出骑兵优势。就像打俄罗斯那样,因为气候差不多,但打四川、印度、埃及这些热带地方,都因为气候不行,战斗力大打折扣。
再一个,气候太邪门了。东南亚是热带雨林,一年到头又热又湿,平均气温27度以上,元军根本受不了。他们老家是干冷地区,打西伯利亚、俄罗斯这些冷地方还行,但东南亚的热浪,还有瘴气,他们水土不服,战斗力直线下降。越南那边也一样,湿热得很。
还有,元朝自己家里也不安稳。元朝对汉人统治太狠,大多数汉人都不服气。加上官场腐败,到处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造反的特别多。元朝得派兵去镇压起义,根本抽不出人马来打东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