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民族英雄-孙承宗-家中男丁都战死沙场 (明朝的民族英雄)
清军攻打大明的时候大肆攻占城池,虽然有些守将迫于清军的压力很快投降,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忠于大明朝的将官,像袁崇焕就是如此之人,不过袁崇焕最终因为清廷的离间计,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下场十分凄惨了,不过...
清军打大明那会儿,攻城略地挺猛的。虽说不少守将扛不住压力,很快举了白旗,但也真有死磕到底的。袁崇焕算一个,可最后被清廷的离间计坑得够惨,身首异处。不过要说下场最惨的,还真不是他,是他恩师孙承宗。孙承宗对明朝那是死心塌地,哪怕之前被排挤,也没二心。清军入关后,他守着一座城,都七十多岁了还亲自带兵打,家里男丁几乎死光,剩下的跟着他一块儿自尽殉国,那叫一个惨烈。
孙承宗这人,文武双全。他是四十岁才考中进士的,但其实在这之前,他早就露了两手。早些年,他给朝里大官家的公子哥当家庭教师,好些个公子哥经他手调教,都考中进士当官去了。后来他给一个叫房守士的官员当老师,这官员正好被派去镇守个要地,房守士特信他,就把他一块儿带上了。孙承宗到了边关,对军务一下子来了兴趣,还帮房守士赢了好几仗。

可房守士寻思着,不能把这么个人才老拴在自己身边,就劝他去考科举当官。四十多岁的他听了劝,还真考了个进士第二名,进了翰林院。他在朝里头一直挺勤勉的,但没干出啥特别亮眼的事儿,所以一直没名气。直到五十岁,他当太子老师,帮吴道南摆平了太子差点被下毒的事儿,一下子名声就传开了。后来太子朱由校登基了,他作为老老师,自然也跟着受重用。

没过多久,后金就开始打大明了。那会儿孙承宗好几次请缨去守边关,可皇帝太倚重他了,一直不让去。可后来后金攻势越来越猛,皇帝才终于放他去边关了。这时候袁崇焕一直跟着孙承宗,在战场上跟着学了不少带兵的门道。魏忠贤那会儿势力涨得快,也想过拉拢孙承宗,结果被他一口回绝了,阉党就记恨上他,开始弹劾他。看着朝里这乱糟糟的样子,孙承宗就以年纪大为理由辞了官,朱由校好几次挽留,他铁了心要回家。不过朱由校待他不薄,对他和他儿子都挺照顾的。
朱由检即位后,皇太极已经建了大清,进攻更猛了,不少将领要么投降要么败退。这时候有人想起了孙承宗,朱由检就又请他出山了。魏忠贤那会儿已经被收拾了,孙承宗没后顾之忧,就重新当上了将领,带着大军收复了不少城池。可清军越来越强,孙承宗也七十多了,年纪大了,只能让子孙们上阵,自己坐镇指挥,结果子孙们还是打不过,都战死了。孙承宗家男丁快死绝了,没人可用了,最后城还是没守住。清军来劝降,他宁死不降,带着家里剩下的人自尽,全家都给大明朝殉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