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同样都是尸谏-明朝和清朝荣誉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同样)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清尸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却让人荡气回肠的篇章,那就是尸谏,尸谏一度成为文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荣誉,文臣敢说真话,为了江山社稷敢于坚持真...

admin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清尸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个挺特别的篇章,叫“尸谏”。这玩意儿一度成了文人心里的最高荣誉——文臣敢说真话,为了江山社稷死磕真理,不惜拿命去拼,就想把皇帝喊醒,别干那些不得民心的事儿。这种行为,当时人觉得跟武将战死沙场一样牛,朝野上下都夸,成了士大夫们追着赶着要的高尚精神。

同样都是尸谏-明朝和清朝荣誉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同样)(图1)

说到尸谏最有名的,那肯定是屈原。楚君听信谗言,朝政乱得一锅粥,屈原自己的抱负施展不了,还被人陷害、流放。最后出身王族的屈原选了条最极端的路——用死来喊醒国人。他当时成了政治牺牲品,可这一死,却在中国人心里刻了道永远的疤,成了气节的代名词,流芳千古。到现在每年还靠端午祭奠他。

同样都是尸谏-明朝和清朝荣誉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同样)(图1)

屈原

这精神传下来,历朝历代都有文人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用死这种最极端的方式硬刚,还觉得以死为荣、以死明志——听着像弱者的哀鸣,可偏偏能让历史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青史留名。尤其到了明朝,皇权更狠了,宰相都给废了,搞内阁首辅,群臣没主心骨,朝堂上为了各自的主张吵得你死我活,互相参奏,甚至当朝对骂。要是皇帝再不靠谱,耿直的臣子直接以死抗争,死谏事件跟井喷似的,数量多,还搞起了集体尸谏。

从太祖那会儿,明朝言官就成了道亮丽风景线。御史王朴,那是个杠精,遇事总跟朱元璋抬杠。朱元璋要砍他头,后来又说只要认错就饶他,王朴偏不:“臣要是有罪,凭啥不杀?没罪,活着干啥?今儿我就求速死!”还有大理寺卿李仕鲁,政见不合,跟朱元璋说:“皇上,我都上书29回了,您压根不听,那臣告老还乡了。”说完把笏板往地上一摔,骂朱元璋“舍圣学而信异端(佛教)”,就求一死。朱元璋气得让锦衣卫轰出去,锦衣卫早就恨李仕鲁了,直接给摔死了。蒋文旭在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后,也骂他“传孙不传子”,最后也是一死。这些臣子死得惨,可朱元璋冷静后琢磨他们的话,比如李仕鲁说不能弃儒尊佛,后来还真改了。 同样都是尸谏-明朝和清朝荣誉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同样)(图1)

最典型的得说明武宗。朱厚照,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出了名的荒唐皇帝,要南巡享乐,结果激起了集体进谏。史料里说,当时群谏的,一波接一波:吏部郎中张衍端等十四人,刑部郎中陆俸等五十三人跟上,礼部郎中姜龙等十六人、兵部郎中孙凤等十六人又来了。朱厚照怒了,当场把五十人杖刑打死,一百七十人罚跪午门五天,六个扔进诏狱。君臣关系绷得快断了,可不怕死的臣子还是源源不断,又有一百多个挨板子,十一个被打死。最后这帮臣子用这种集体“发疯”式的死谏,硬是把明武宗的南巡计划给搅黄了。

同样都是尸谏-明朝和清朝荣誉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同样)(图1)

明武宗朱厚照剧照

嘉靖四十五年,清官海瑞写了封《治安疏》,直接把朝野震住了,民间对死谏言官的追捧也到了顶峰。

明朝这些死谏名臣,身上真有股屈原那股劲儿——为了气节绝不低头。他们跟历史上所有为真理从容赴死的人一样,都是值得记住的英雄。

可到了清朝,事儿突然就变味儿了。

先说清末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死谏。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打输了,被迫签《北京条约》,里面一条规定:以后跟外国签条约,全得用英文。1862年,总理衙门搞了个“同文馆”,招学生学外语,1867年又开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这些课。明明是天大的好事,可偏偏有个叫杨延熙的,死活反对学这些“西学”。他给朝廷写了一篇又臭又长的折子,五千多字,上来就给清廷扣了十顶大帽子,大概意思就是“忘大耻务小耻”,搞洋务是屈尊降贵,中华啥都好,不用学洋人的,学洋文的都是汉奸!让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去学天文数学,被洋人一污染,肯定跟洋人联合作乱。所以他死活求停办同文馆,还准备了棺材,打算以死抗议。 同样都是尸谏-明朝和清朝荣誉为何天差地别 (同样同样)(图1)

倭仁及其书法作品

这篇折子典型的道德绑架,拿爱国当挡箭牌,阻止国家进步,结果当时还真有不少人买账,连曾国荃这种高官都附和。还来了个重量级盟友:同治帝的老师倭仁,这道德模范更逗,一上来就上书,说学西学是数典忘祖,说不定亡国灭种。反对同文馆的理由,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毒蛇认为:清朝本来敢死谏的就少,因为长期搞奴化政策,文字狱大兴大放,敢说真话、坚持真理的早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迂腐顽固的守旧派。反对同文馆不奇怪,他们甚至辛亥革命后宁死不肯剪辫子,奴性早刻进骨头里了,士大夫的气节精神,早就变成不会思考的奴才精神了。

结局嘛,历史教材上都写了:这帮腐朽的守旧派打着爱大清的旗号,最后合力把大清推进了灾难的深渊。


上一篇: 为什么说明朝皇帝朱厚照又聪明又昏庸 (为什么说明朝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下一篇: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明朝其他的亲王为何没有反抗 (燕王朱棣起兵谋反)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