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唱的文天祥是什么结局? (留下丹心照汗青意思)
说起历史上的人物,最令我们敬佩的还是那些非常爱国的,抗元名将文天祥是南末时期的人物,他不仅会写诗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并且在军事上也有很强的能力,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
说到历史上让人佩服的人,抗元名将文天祥绝对算一个。南宋末年的他,不光诗写得好,还是个厉害的政治家,军事上也不含糊。
文天祥本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老家是吉州庐陵(现在江西吉安富田镇),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跟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1256年,他考中状元,成了进士第一。后来掌管军器监,还当过直学士院。结果因为骂了宦官董宋臣,又讥讽权相贾似道,被贬官了。三十七岁那年,他自己辞官回家了。
文天祥这人,心里总想着为国家分忧,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个顶天立地、宁死不屈的大英雄。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不是那种为了权势就低头哈腰的小人。那时候宋朝风雨飘摇,被别的民族打得节节败退,朝廷软得跟棉花似的。1275年,元军打过来了,国家眼看就要完蛋。文天祥二话不说,拿出家产当军费,还自己招兵买马去救国。他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带着宋军打过不少胜仗。听说部下罗开礼战死了,他还特意穿上丧服悼念。这事儿能看出他重情重义,真让人佩服。
1279年,文天祥带着残部在广东海丰跟元军打,结果在五坡岭被抓了。现在海丰还有个“方饭亭”,就是纪念他和当时被抓的南宋士兵的,亭子上挂着一副对联:“一饭千秋人不死,五坡万古宋长存”。路上经过伶仃洋,文天祥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到了元大都(现在北京),元朝对他好吃好喝招待着,就想让他投降给元朝办事。可文天祥民族气节杠杠的,直接拒绝。元世祖派了阿合马、孛罗这些大官来劝降,都没用。他在牢里待了三年,还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1282年,元朝听说有人要救文天祥,忽必烈亲自出面劝降,这是最后一次了。文天祥还是不低头,说忠臣不侍二主,自己只求一死。劝降不成,忽必烈只好下令处死他。
文天祥这一辈子,就俩字:正义。为国家到处奔走,国家危难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他知道结局可能是悲剧,但还是想凭自己一把力挽狂澜。这份气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咱们中华民族,不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一直生生不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