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做法正确吗 (耶律楚材对元朝影响)

耶律楚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曾有学者对元朝时的,人种,进行过,归类,,汉人毫无疑问被归为了,末等,虽然,这一说法被不少学者以史籍无载为由驳斥,但民间却是,认可,这...

admin

耶律楚材的故事,真不是课本里几句话能带过的。今天翻旧资料,突然想到这个人,蒙元时候的契丹族,却在汉人最惨的时候,硬是拉了一把。

都说元朝汉人是“末等”,以前总觉得夸张,但细看史料,心都揪起来。蒙古人起势那会儿,成吉思汗带兵打金国,屠城是常事。现在看当然觉得残忍,可放当时游牧民族的逻辑里,抢完东西,城就是累赘,留着反而可能反扑,不如杀光省心。西夏那么硬的民族,不也是这么没的?汉人以前也遭过“五胡乱华”,那时候的苦,不比元朝轻。

但历史有意思,总有人站出来,哪怕只是拧一点点偏。

南北朝有拓跋宏,鲜卑族却拼命学汉文化;蒙元时候,就轮到耶律楚材了。契丹人,却被汉化得彻底。《元史》里记了件小事,窝阔台南征渡黄河,下令“投降的百姓免死”。立马有人跳出来反对:“这帮人急了才降,缓过劲就跑,留着就是帮敌人!”这话听着耳熟,不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祖宗版?

耶律楚材没跟他们吵,直接做了几百面旗子,发给投降的难民,让他们“回家”。就这么简单,救了多少人,没细说,但肯定不少。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做法正确吗 (耶律楚材对元朝影响)(图1)

还有更狠的。别迭这些近臣跟窝阔台说:“汉人对国家没用,把人都赶走,地全改成牧场!”这话现在听都毛骨悚然,农田变牧场,等于断了汉人的活路。当时蒙古人忙着打仗,地方官员贪得流油,国库空了,他们就甩锅“汉人不干活”。耶律楚材急了,他知道真把汉人都变成流民,国库就真彻底没戏了。

他直接上“税收政策”,找汉人能吏来管。结果呢?国库真有钱了。他当时算账:“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按当时两千多万人口算,人均也就交14块钱税(折合成现在的钱)。虽然具体数字没细记,但窝阔台当场表扬:“你不用在我身边,就能让国库充足!”当天就封他中书令,满意得很。

对比一下就知道汉人当时多惨。一个蒙古人或色目人被杀,抵命要40巴里失黄金;汉人呢?一头毛驴的价格。这差距,简直不是人。

耶律楚材的办法,暂时让汉人不用流离失所,但后来呢?该占的田还是占了,该改的牧场还是改了,最后土地成了赏品,成了领地。那些蒙古贵族哪懂经济,就按老办法管,反正汉人没话语权,跟奴隶没两样。别说汉人,以前跟宋对峙的契丹、女真人,在元朝照样被踩在脚下。

更逗的是,当时汉人连菜刀都得找“主人家”借,用完还得还。这哪是统治,跟圈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后来满清不也这样?没话语权,就没身价。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做法正确吗 (耶律楚材对元朝影响)(图1)

但耶律楚材毕竟做了点什么。在那个汉人连命都不值钱的时代,他用自己的方式,护住了几个人,也护住了点规矩。这种人,现在说起来,还是让人心里有点温度。


上一篇: 元朝最喜欢的是哪一个-高丽进献的贡品中 (元朝最喜欢的诗人) 下一篇:为什么只存在了百年-元朝武力强盛经济繁荣 (为什么只存在vf5不存在vcl5)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