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统治时期-忽必烈为什么将蒙古改为大元 (忽必烈统一了哪里)
忽必烈和元朝国号的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蒙古帝国,世界上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因为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横跨亚欧两块大陆,如此之大的蒙古...
忽必烈和元朝国号这事儿,不少读者都挺好奇的,今天就随便聊聊。
提到蒙古帝国,估计没几个人不知道,毕竟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横跨亚欧。这么大个摊子要管好可不容易,所以成吉思汗在的时候就把它分给了四个儿子,各自管一块儿。后来蒙古帝国还在扩张,版图最大的时候就是忽必烈时期,有4500多万平方公里,也正是这时候,蒙古帝国的中心搬到了中原。

忽必烈当上大汗的过程,那可真是一波三折。他是铁木真的孙子,按理说继承汗位是有资格的。但成吉思光儿子就有四个,分了四个汗国,孙子那就更多了,数都数不过来。铁木真死后,汗位先传给了窝阔台,窝阔台之后是蒙哥,但帝国还是各自管各自的,这就让不少有想法的人开始眼馋了。蒙哥一死,汗位就空了,为啥呢?

原来啊,虽然蒙古帝国已经建起来了,但蒙古人天生爱扩张的劲儿可没停。第三任可汗死后,有能力继承汗位的,有的还在外面打仗呢,所以这时候谁当大汗,不看本事,就看谁先开大会宣布自己当。这时候最有俩竞争者,一个是阿里不哥,另一个就是忽必烈,俩人都是蒙哥的弟弟,争得那叫一个激烈。忽必烈正跟南宋打得火热呢,但这机会哪能错过啊?啥面子不面子的,赶紧跟南宋议和,先跑回去继承汗位。这么一来,他先开了大会,自称大汗。可另一边的阿里不哥急了,也在自己老家开了会,也自称大汗。

这下两边就吵起来了,支持的人也分了两派。忽必烈学汉人的那一套,用了很多中原的治理办法,好多蒙古贵族不乐意,觉得他学汉人的东西太多,不该支持他。于是兄弟俩打了四年内战,最后忽必烈赢了,顺理成章成了大汗。这时候蒙古国就变成了“大元大蒙古国”,其实元朝这国号,是按汉人的规矩来的,大蒙古国后来就被叫成“元蒙”了。

忽必烈学汉人治国,大元这国号,是从《易经》里“大哉乾元”来的,听着就挺有中原味儿。他还把首都搬到了今天的北京,这下蒙古帝国才算真正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其实啊,从成吉思汗那时候起,蒙古人就开始慢慢学汉文化了,比如减少杀生啥的。到了忽必烈时期,好多蒙古人和汉人基本没区别了,所以用汉人的法子治理国家,那肯定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