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明朝的建设作出哪些贡献-李文忠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他为明朝的建筑而建)
李文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李文忠其实很多人都不太认识这个人的,他其实就是明朝著名的皇帝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朱元璋姐姐的女儿,话说这个人也是超级厉害的一个人了,...
李文忠这人,你真了解吗?小时候看的那部台湾武侠片,把他演成奸角,简直是童年阴影。但历史上的李文忠,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文武双全,妥妥的明朝顶梁柱。

朱元璋小时候穷得叮当响,全靠姐姐姐夫接济。那会儿他读过几天书,都是他娘朱佛女咬着牙供的。后来朱元璋出去逃荒,跟姐姐一家失散了。可当了农民军的朱元璋,有时候吃着香喷喷的大饼,就会想起当年姐姐送饼的日子,眼泪哗哗的。
但他不知道,姐姐一家后来也惨——朱佛女病死了,李贞带着十二岁的李文忠逃荒。爷俩九死一生,李文这小子还挺机灵,带着爹躲过乱兵瘟疫,甚至从土匪窝里把爹救出来。就这么一路捡着命过,骨瘦如柴地投奔到朱元璋军营。
朱平生刚硬,那次少见地哭了,一把抱住十来岁的李文忠,哭得昏天黑地,嘴里一直念叨:“甥儿啊,就跟亲儿子一样,以后跟着舅舅,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
要说朱元璋收留他,是念着亲情,那后来的事就证明:这外甥简直是老天爷送的礼物。
虽然逃荒没读多少书,但进了军营,李文忠的天赋挡都挡不住。朱元璋特意请的教书先生,天天跟朱元璋诉苦:“你家外甥也太神了,啥书一看就懂,我这水平真教不了!”
朱元璋越觉得这外甥有出息,就越用心培养。接下来的六七年,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兵。十九岁那年,跟陈友谅打池州,李文忠一战成名——没几个回合就看出陈友谅军阵的破绽,直接带兵冲进去,把陈友谅手下那员猛将邹普胜打得屁滚尿流。陈友谅吓得直哆嗦:“朱元璋又从哪儿弄来这么厉害的人?”

从十九岁上战场,李文忠就天天玩新花样,关键战役里总能创造奇迹。人还长得特别俊,公认朱元璋手下最帅的男的,妥妥的男神。不光打仗厉害,文化水平也不差,打高兴了就写诗,在那打仗打得昏天黑地的年头,他写的诗还流传过一阵子,这么文武双全的男神,放现在也是顶流。
但这位男神最让人佩服的,是他那颗软乎乎的心。
虽然打了这么多年仗,但他忘不了小时候的苦,一看到战乱里受苦的老百姓,他就心软。他大军过境,士兵要是敢随便进老百姓家里,直接处死。打下杭州时,有个守将想拍他马屁,送了几个美女过来,他二话没说调头就走。南征北战,就算粮草不够,他也要挤出粮食救济难民。军里还有条铁规矩:所有士兵都得收养战争里的遗孤。就这一条,救了多少孩子。
洪武三年,李文忠带兵出塞,打了一场辉煌的大仗——带着全是中原汉子的精锐骑兵,一路往北冲,把北元的精锐骑兵打得屁滚尿流。连元朝漠北重镇应昌都被他拿下。汉唐时咱们骑兵在草原上横着走的风采,李文忠这一仗,算是原汁原味地还原了。这一路追着打,歼灭北元重兵,俘虏五万多人,元昭宗“反攻中原”的梦,被他亲手砸了。
战场上的辉煌,让他成了“曹国公”,明朝开国后,官职一路飙升,做到大都督,军界头号人物。但比起汤和、徐达这些低调的功臣,李文忠反而越来越高调——老在朱元璋面前犯颜直谏。
官大了,年纪也大了,但他还是那个不忘本的李文忠。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脾气也还是耿直。朝上有争议,他带头跟朱元璋吵。胡惟庸案后,满朝文武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李文忠却郑重其事地洗了澡,还跟妻子交代了后事,然后直奔皇宫,跟朱元璋吵了起来:“边疆要是出事,谁来替国家打仗?我死了无所谓,陛下您多想想江山黎民!”当场把朱元璋气得够呛。

朱元璋那时候真动过杀心,幸亏马皇后拼命劝,才保住李文忠的命。经过这事儿,李文忠闭门谢客三年,直到快死了,才跟朱元璋长谈,解开心结,带着释然走了。
说起来,明朝开国,这“皇亲国戚”的功劳,也就徐达能跟他比一比。放古代史上,这么耿直又人品好的良将,还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