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作为唐朝后的第一个大统一宋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无法拿回幽云十六州,原来是背了唐朝藩镇的大黑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北宋的守成与盲目扩张的唐朝,太多纠葛牵扯不清北宋,作为唐朝之后的第一个大统一完成,其疆域东北以...

admin

北宋这王朝,说起来也算统一了中原,疆域东北到海河、霸州、雁门关,西北到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西南到大渡河、岷山,版图确实不算小。可在不少人心里,总觉得它不够“大统一”,为啥?一来跟李唐比,差了意思;二来那会儿少数民族政权太能打,好长一段时间都能压着北宋打,北宋只能忍气吞声,不像大唐能让四方都服服帖帖。

所以李唐有“泱泱大唐”的名头,北宋却从没听过这种赞誉。哪怕后来宋神宗收了河湟,宋徽宗花大价钱赎回幽云七州,在很多人眼里,北宋还是汉人王朝的“耻辱”。更惨的是,后来被金国赶到南方,俩皇帝都被掳走,这事儿在历史上可不多见。

为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作为唐朝后的第一个大统一宋朝(图1)

不过话说回来,北宋搞成这样,唐朝也得背个大黑锅。为啥?幽云十六州咋就落到契丹手里,成了辽国打中原的跳板?北宋跟辽国对着干,为啥总吃亏?这里头唐朝的责任可不小。

石敬瑭拱手送幽云,中原门户直接敞开了

幽云十六州,就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加上山西、河北北部那块地,东西六百公里,南北两百公里,总面积十二万平方公里。幽、顺、檀、蓟、涿、瀛、莫这七州在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另外九州在太行山西北。这地方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文明挡北方游牧势力的天然屏障,还是个缓冲地带。

所以才有“幽云失,则天下难安”的说法,丢了幽云,中原就别想安稳。明朝朱棣为啥迁都北京?不就是为了守幽云嘛,守住这里才能挡住北方游牧,保住中原。

幽云十六州真是中原门户,易守难攻,古人说“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话一点不夸张。幽云有燕山、太行山当天然屏障,游牧骑兵本来就不擅长打山地战,有了这地势,中原势力能把游牧势力死死挡在关外。

可一旦丢了幽云,门户就开了,游牧骑兵越过山地,在华北平原就跟逛自家后院似的。北宋没幽云,官军面对游牧骑兵压力山大,只好在河北滹沱河沿线堆重兵死守,搞得兵多又贵,硬撑着。

那北宋为啥没拿到幽云十六州?其实不是不想守,早在北宋统一中原之前,幽云十六州就已经不在汉人手里了。

为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作为唐朝后的第一个大统一宋朝(图1)

五代十国那会儿,后晋高祖石敬瑭亲手把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之后中原就一直被契丹威胁,石敬瑭自己建的后晋也没躲过,所以后人叫他“儿皇帝”,契丹老爹耶律德光的儿子皇帝。

石敬瑭为啥舍得把幽云十六州送出去?他好歹是后唐大将,幽云多重要,他能不知道?普通人都能看出来,他作为后唐两朝第一功臣,能不知道?

石敬瑭本是李嗣源的女婿,后唐跟后梁打仗时,他救过李存勖和他老丈人李嗣源的命。李嗣源当上皇帝后,他当上了河东节度使,成了一方诸侯。李嗣源病死后,儿子李从厚继位,就是唐闵帝。李从厚怕藩镇坐大,想削弱他们,结果惹毛了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李从珂反了,李从厚丢了皇位。

石敬瑭的选择挺有意思,没直接帮李从厚,也没帮李从珂,反而把李从厚关起来向李从珂表功。可李从珂当上皇帝后,还是防着他。石敬瑭早有野心,当年劝老丈人“顺应时势,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该自己出手了。

为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作为唐朝后的第一个大统一宋朝(图1)

于是他装病麻痹李从珂,最后跑回自己的河东藩镇,暗中壮大势力。李从珂果然不放心,想把他调走,这等于要夺他的老巢,石敬瑭当然不干。可当时他羽翼未丰,单靠自己反叛后唐,胜算太小。

这时候,他的心腹桑维翰出了个主意: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换契丹出兵,当契丹的“儿皇帝”。石敬瑭一听,就这么干了。

石敬瑭敢这么干,根本原因在唐朝的藩镇政策

从这儿就能看出,唐朝虽然亡了,但藩镇制度的祸害一直没消散。后唐沿用了藩镇制度,才让石敬瑭有底气反叛,还敢勾结契丹。

首先,唐朝的藩镇多是少数民族,安禄山是粟特族,石敬瑭也是,后唐皇室是沙陀族。中原地方少数民族势力一大堆,对契丹这种少数民族,防备心自然没那么强,少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根弦。

其次,藩镇权力太大了,中央根本管不住。藩镇在当地就是土皇帝,能随便扩军,才有底气反叛。安史之乱前节度使权力就重了,之后更是一天天割据,五代时期没改,反而为了拉拢地方,更大力推行藩镇制度。

为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作为唐朝后的第一个大统一宋朝(图1)

所以,唐朝搞的藩镇制度,让少数民族进了中原,还扎了根。加上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没那么防备,缺了民族归属感,石敬瑭才敢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就因为这事,北宋后来一直被少数民族压着打,连西夏的崛起,唐朝的藩镇制度也脱不了干系。


上一篇: 宋朝主要沿袭后周的制度-那么枢密院与三衙有何关系 (宋朝主要沿袭的国家) 下一篇:它设置的初衷到底是什么-祠禄制作为宋朝特有的职官制度 (之前设置)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