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女子们是怎么过的-没有卫生巾的古代 (女子怎么样)

没错,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古人的私生活,大姨妈一事,在古代,它有一个隐晦而含蓄的名字,月事,或称月水,月信,虽说这些名字根本不足以表达出古代女子对于此事的厌恶,但她们对于大姨妈的厌恶并不比我们现代人少半...

admin

今天聊聊古人的私生活,大姨妈这事儿,在古代有个隐晦的名字——月事,也叫月水、月信。这些名字听着就挺含蓄的,但古代女子对大姨妈的厌恶,一点不比我们少。那时候三纲五常,男性为大,女生很多事都没说话的份儿,说到这个事儿,社会基本不关心,全是偏见和歧视。那古代女子来大姨妈都有啥讲究?没卫生巾她们咋过?为啥这事儿成了禁忌?咱们今天随便唠唠。

先说说古代来大姨妈的那些禁忌,你知道几个?

中国古代,普遍觉得大姨妈是污秽、肮脏、邪恶的东西,不吉利,大家基本闭口不谈,女子更没发言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过:“女子入夜,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所以那时候,女子来月事不能和丈夫同房,倒不是为她们身体着想,是怕男的“染病”。要是正赶上婚嫁,那女子简直倒霉透了,婆家觉得这会给家里招灾惹祸。古人还觉得经血不洁,这时候同房叫“撞红”。《养生要集》里也写:“妇人月事未尽而与交接,既病女人,生子或面上有赤色。”所以这时候同房,大家都不乐意,女子还可能被丈夫嫌弃。民间还有个说法,把来月经叫“骑马”,说“骑马拜堂,家破人亡”。那时候封建思想重,大家都信这个。已婚女子来月事,得跟丈夫分房睡,戴个特殊戒指,委婉拒绝。

女子们是怎么过的-没有卫生巾的古代 (女子怎么样)(图1)

来姨妈期间,女子更不能去寺庙这些神圣地方了,连门都不能出,婚礼、产房、祭祖、葬礼也见不着人影,怕冲撞先人、侵犯神灵。不光汉族,少数民族甚至国外都有这说法。现在很多老年人还觉得月经期间不能拜佛。至于忌冰冷,早就有了,“血遇冷则凝,遇热则通”,古人痛经也这么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现在还这么用。

那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她们怎么过?

现在有卫生巾、卫生棉条,方便多了,但这些在中国用还不到五十年。那没卫生巾的漫长岁月里,从西施到杨玉环,再到你姥姥那辈的女性,来大姨妈(血崩)了咋整?这简直能算部卫生巾发展史了。远古的树皮干草不提,文明社会后,有了麻、布,后来又有棉。人们把草木灰、丝麻这些吸水东西塞进小布条,用绳子系腰上。条件好点的用草纸代替草木灰,高官贵族用干净的祭祀白纸。老百姓还是喜欢草木灰,便宜又好弄。这种布条就叫“月事布”。

女子们是怎么过的-没有卫生巾的古代 (女子怎么样)(图1)

为啥古代大姨妈成了禁忌?

前面说了那么多禁忌,为啥古代把大姨妈当禁忌呢?首先肯定是父权社会压迫女性,地位低,跟女性沾边的事都觉得不合理、卑微。再就是传统文化里“性”被污名化了,觉得羞耻、见不得光,所以女孩子的月事——明明是正常生理——也被归到禁忌里。妈妈从小就会说,月经是污秽的,藏起来,别告诉人,不然会被嘲笑歧视。这思想现在还根深蒂固呢。

还有“月经不洁论”,把经血妖魔化,说碰了它土地变贫瘠,植物死,种子干瘪,果实掉,钢刀变钝,狗尝了会发疯,咬了的人会中毒。总之说得邪乎得很。但有意思的是,在大家妖魔化经血的时候,也有人觉得经血(尤其是初潮)是人体精华,能炼丹药,小到强身健体,大到延年益寿。历史上有名的壬寅宫变就跟这有关。嘉靖皇帝沉迷炼丹求长生,据说就是因为他采宫女经血制药,宫女受不了才发动的宫变。还有人觉得经血能辟邪,虽然民间常用黑狗血,清末义和团就到处找染经血的布条,说能挡大炮。现在的姐妹们,是不是觉得神奇?那画面不敢想,也挺滑稽的。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古代大姨妈的日子太可怕了?幸亏没生活在那个愚昧的时代。月经不是错误,也不是邪恶,它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愿每个女孩都能被尊重和爱。


上一篇: 有没有人管束-古代皇帝可以随意挥霍国库吗 (有人管吗) 下一篇:为何杨家将就消失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北宋灭亡之后 (杨家将为何只能为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