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只要答应李自成要求就有助力抗金-崇祯为什么没有答应 (崇祯求大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崇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644年对于崇祯来说无异于多事之秋,李自成占领了陕西,又在西安称帝,同时东征北京,而这一路更是势如破竹,崇祯急调各地总兵进京勤王...
1644年对崇祯来说,真是多事之秋啊。李自成占了陕西,又在西安称了帝,接着就东打北京,一路势如破竹。崇祯急得不行,赶紧调各地总兵进京救驾,可李自成还是杀到了北京城下。
按理说,李自成这时候直接攻下北京,就能登顶人生巅峰了,可他没这么做,反倒派人找崇祯议和。他提了三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要块地,封他当王,要是崇祯答应了,他就立马退兵,还说能帮着打后金。

可崇祯直接拒绝了。你想啊,让李自成去对付后金,不管成不成,对崇祯都没坏处。很多人都说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可惜错过了。那李自成都主动求和了,崇祯为啥不同意呢?
首先啊,崇祯当时根本没料到自己会是这个下场,他压根不信李真能打进北京。要是早知道自己会被逼得上吊,说不定他真会好好琢磨琢磨李自成的提议。

再说说李自成议和的条件。让崇祯割西北一块地给他称王,再赔一百万两银子,他就北上抗金。这要求听着确实挺气人的,可细想呢,西北本来就丢了,朝廷认不认都一样。封王嘛,不过是图个名正言顺。
那时候崇祯的处境有多难?手里牌不多了,大部分都跟起义军耗没了。满清也在旁边盯着,随时可能入关。当时算是三足鼎立。要是崇祯答应了,让另外两伙先掐起来,不管是自己南迁还是腾出手来整兵,都能喘口气。反正大明都这样了,放手一搏呗,输了也不会更惨了。可崇祯就是死活不肯和李自成议和。

崇祯为啥反对?有几个原因。首先,崇祯真拿不出那么多钱。一百万两听着不多,对他来说可是一笔巨款。连年打仗加天灾,国库早空了,不然他也不会朝大臣借钱。再说了,明朝压根没封异姓王的规矩,别说外人了,自家宗亲管得都严,朱棣就是前车之鉴。还有,李自成到底会不会真去抗金,崇祯心里也没底。钱给了,王封了,他要是不按套路出牌,谁能管得了?最后啊,崇祯其实也做不了主。虽然是皇帝,但北京城里的士大夫和东林党势力太大,牵制得他动弹不得,那些人嘴上天天仁义道德,真到办事就怂了。

所以最后李自成还是攻破了北京,崇祯没辙,只能上吊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