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辛弃疾的词为何充满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宋朝词人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的词为什么这么火)

诗人辛弃疾不仅仅是因为其诗词而名扬天下,还因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梦中都不忘上阵杀敌的忠肝义胆,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辛弃疾是怎么死的?人物评价怎么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admin

辛弃疾这人,光靠词就能名垂千古,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那颗到死都想着上阵杀敌的爱国心。他这辈子,活成了一部热血小说,从少年时冲进敌营抓叛徒,到中年闲居写田园词,再到临终还喊着“杀贼”,每一步都让人感慨。

先简单说下辛弃疾是谁: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1140年出生那会儿,中原早就被金兵占了。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来归了南宋,当过湖北、江西这些地方的安抚使,一辈子都想着北伐收复失地。可惜南宋朝廷不想打,他空有一身本事,最后只能退隐江西带湖,自己起了个号叫“稼轩居士”,意思就是“种地的老头儿”。

辛弃疾的词为何充满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宋朝词人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的词为什么这么火)(图1)

辛弃疾出生时,家里祖辈跟金人有仇,他爷爷虽然人在金国当官,却天天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盼着哪天能打回去。他自己也亲眼见过金兵怎么欺负汉人,所以从小就想恢复中原,一身侠气。

1161年,金兵又来闹事,后方百姓受不了压榨,纷纷反抗。21岁的辛弃疾也拉了两千人,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军,当了个掌书记。后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了,辛弃疾带着50多个人,直接冲进几万人的金营,把叛徒抓出来带回南宋砍了。这一下子让他名声大噪,宋高宗直接给他安排了个江阴签判,25岁就开始在南宋当官。

刚到南方那会儿,他还挺乐观,觉得朝廷能跟他一起北伐。结果写了好几篇抗金建议,像什么《美芹十论》《九议》,朝廷嘴上夸,行动上却不动,反而派他去地方上搞治理、管荒政。他干得确实不错,但心里憋屈啊——明明想打仗,却天天跟农田、治安打交道,壮志难酬,越活越压抑。

辛弃疾的词为何充满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宋朝词人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的词为什么这么火)(图1)

更惨的是,他“归正人”的身份(就是从金国那边过来的)让朝廷一直不待见他,官职最高也就混了个从四品的龙图阁待制。1180年,他在江西建了个带湖庄园,亲自设计“高处盖房,低处种地”,还跟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号“稼轩居士”。结果当年年底就被弹劾罢官,正好庄园落成,干脆回家种地了。

这一闲就是20年,中间有两年出去当过福建提点刑狱,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带湖、瓢泉两地待着。他建了瓢泉庄园,跟村民一起喝酒聊天,写了不少田园词,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看着挺悠闲,其实心里还是放不下北伐。

1203年,主战派韩侂胄上台,64岁的辛弃疾又被起用,当绍兴知府、镇江知府。他跑到北固亭,想起当年打仗的志向,写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结果又被人弹劾,只好回瓢泉。1207年秋天,朝廷再次召他,诏书到的时候,他已经病得起不来了,九月初十就这么走了,临终前还喊着“杀贼!杀贼!”

辛弃疾的词为何充满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宋朝词人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的词为什么这么火)(图1)

说起来辛弃疾的词,六百多首,数量质量在两宋都排得上号。他写词跟别人不一样,既有“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英雄气,也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悲愤,还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田园味。像《青玉案·元夕》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着写元夕,其实说的是自己那份“幽独”的情怀。他这人,词里藏着他的整个一生——热血、委屈、无奈,还有那颗从来没熄灭的爱国心。


上一篇: 宋朝很多士大夫经常提出谏言-那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宋朝大学士有几个) 下一篇:宋朝历史上被祖母废掉的皇帝是谁-揭秘 (宋朝被谁灭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