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朝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金末名将完颜陈和尚 (金朝打仗)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完颜陈和尚的故事,完颜陈和尚,是金朝的宗室,小名叫陈和尚,大名彝,字良佐,是金朝末年脱颖而出的抗元大将...
今天来聊聊金朝末年的一位狠人——完颜陈和尚。这哥们儿是金朝宗室,小名陈和尚,大名彝,字良佐。金朝快完蛋的时候,他冒出来成了抗元大将,还是忠孝军的头儿。打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手下人都服他,打过的地盘秋毫无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你别以为陈和尚就是个莽夫,人家素来喜欢文史,爱读书。他哥斜烈当行寿元帅的时候,他跟着去,还跟着哥手下的幕僚王渥学《孝经》《春秋》《论语》,军里没事就练练小楷,挺有文化一武将。

(一)护母千里南归
陈和尚二十多岁的时候,被蒙古军抓了,在大帅帐下当差。他妈在丰州,由他族兄斜烈养着。后来他以探望老妈为由跟蒙古人申请回丰州,人家不放心,派了个军卒跟着监视。结果陈和尚和他哥斜烈直接把这监卒给杀了,抢了十多匹马,带着老妈往南逃,想跑回金地界。结果跑着跑着被发现了,他们只好弃马走小路。他妈年纪大了走不动,兄弟俩就用鹿角车载着老妈,自己在前面拉车,南渡黄河回了金朝。
金宣宗听说了这事儿,封斜烈当都统,陈和尚当试补护卫。
(二)大昌原之战:带四百人冲蒙古铁骑
正大五年(1228年),金朝快不行了,以前横扫宋的女真兵,打不过更猛的蒙古铁骑,被揍得找不着北。这时候蒙古名将赤老温打陕西,搞庆阳之战,想断粮道就打大昌原(在庆阳南)。当时金军统帅是完颜合达,问谁愿意当先锋迎敌,陈和尚站出来了。你看他,早就洗好澡换上了寿衣,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啊。披上甲胄上马,发誓要跟蒙古人死磕,带着手下四百忠孝军就冲出去了。
这忠孝军是金末的精锐,都是回纥、乃蛮、羌这些从蒙古那儿逃回来的各族人,跟蒙古人有血仇,抗蒙坚决,战斗力杠杠的。陈和尚就靠这四百人,把蒙古人的八千人给打垮了,拿下了大昌原大捷。这是金蒙开战以来,金军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陈和尚立了大功,被封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还世袭谋克,一下子名震朝野。

后来他又解了卫州之围,打败蒙古军;还在倒回谷(今陕西蓝田西南)把蒙古名将速不台给收拾了。短短几年,陈和尚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战功赫赫。可这人太刚直了,看不上他上司副枢密使移剌蒲阿。那家伙没远见,就爱贪小便宜,老带着兵进蒙古占领区抢人、抢牲口、抢财物。陈和尚私下跟同僚抱怨:“移剌蒲阿当大将军,不想着怎么救国,整天干这种强盗勾当,今天抓三百人,明天抢一千头牛羊,让弟兄们累死累活。这么下去,朝廷这点家底早晚败在他手里!”
这话传到移剌蒲阿耳朵里了。有一天蒲阿请众将吃饭,喝到陈和尚这儿,故意问他:“听说你背后说我坏话,说国家和军队要毁在我手里,有这事儿吗?”
陈和尚二话不说,把酒干了,慢悠悠地说:“有!”
蒲阿看他一脸坦然,反而觉得这人是个真君子,说:“算了,以后有意见当面说就行。”
(三)被俘不降,硬气到底
金军打了胜仗,朝廷飘了,觉得自己行了,非要找蒙古主力决战。天兴元年(1232年),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当统帅,把能调的精锐都拉出来了,二十万大军在邓州(今河南邓县)集结,陈和尚、杨沃衍、张惠这些大将都在。
结果蒙古统帅拖雷玩了个花招,不跟金军主力硬碰,分头直扑金朝首都开封,沿途把州县的粮食都烧了,断了金军的粮草。完颜合达和蒲阿听说蒙军要打开封,赶紧带兵往回救。路上老被蒙古小股骑兵骚扰,兵马累得够呛,到了钧州(今河南禹县)西南的三峰山,才发现中计了——路被大树堵死了,蒙古军把他们都围了。

金军想突围,大将杨沃衍带着部下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陈和尚趁机带着手下占了三峰山山顶。倒霉的是天降大雪,冷得要命,将士们三天没吃饭,披着甲胄冻得跟石头似的,枪槊都冻住了。蒙古军早有准备,杀牛让士兵钻牛肚子里取暖,没冻伤人。他们还烧柴煮肉,轮流攻击金军,金军士气彻底垮了。蒙古军故意放开一条通往钧州的路,金军一看有希望,各部抢着跑,自相踩踏,蒙古军趁机夹攻,十几万金军全完了。蒲阿被擒,张惠战死,完颜合达和陈和尚带着几百残兵逃进钧州城。
蒙古军跟着就打进城,金军巷战,合达战死,陈和尚打到没力气了,站出来说:“我是金朝大将,带我去见你们主帅!”蒙古兵以为他要投降,把他拖到大帐。蒙将问他是谁,他大声说:“我就是大金忠孝军统制完颜彝!大昌原打败你们的是我!卫州大胜的是我!倒回谷扬威的是我!我要是死在乱军里,别人还以为我叛国,今天我死在你面前,轰轰烈烈,不亏忠臣!”
蒙帅劝他投降,他死不答应,被蒙古兵一节节砍断脚、折断腿,从嘴豁到耳朵,陈和尚喷着血喊,到死都没停。蒙帅佩服他的忠义,隆重安葬了他,说:“好男儿,下辈子重生了,跟我做伴吧。”
自古忠义节烈都让人敬慕,人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忠臣才能成就美名。每次读陈和尚的事儿,都让人热血沸腾,又感动又惋惜。说到底,读这些历史,不光是感慨,还能琢磨出点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