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迤逦接蓬莱-金朝的建筑到底有多辉煌-宫殿参差晓日开是什么意思 (烟霞的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说起金朝建筑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经多个朝代变换,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人更是创造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建筑体系,其中建筑文化更是体现了各个朝代特...
说起金朝建筑,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哦,那个灭了北宋的朝代?”但其实它的建筑文化,可有意思多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换来换去,每个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建筑印记。金朝嘛,作为唯一俘虏过北宋三个皇帝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国祚不长,但建筑风格那叫一个独树一帜,在中国建筑史上绝对算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建筑也得有点自己的东西
女真族起于东北,按《金史》说,上京路就是他们的“金源”之地,建国号“金”也是因为当地有按出虎水。这帮人在马背上打天下,完颜阿骨打两万干翻辽国十万,军事是牛,但文化嘛,刚建国时确实比中原落后不少。
所以金朝一建立,就开始学中原的,把宋朝的柔美、辽朝的豪放揉一块,再加上自己的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就这么诞生了,成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道亮色。
金朝的建筑,又飒又秀,实用还讲究意境
宋朝建筑偏柔美,讲究意境;辽朝建筑沿袭唐代,气魄大。金朝厉害在,把俩都学了,还加了自己的创新,柔美和豪放并存。宫殿、祭祀、宗教、民居,样样透着它的独特。
宫殿:从“穷讲究”到“抄作业”的华丽
1115年金朝建立,先在会宁府(现在黑龙江阿城)定都,后来迁到中都(北京),最后定都汴京(开封)。尤其中都的宫殿,规模大得吓人,颜色用得也大胆,不搞单一色调,对比强烈,看着就提气。装饰更是华丽,透着金朝最牛时候的霸气。屋顶多是九脊歇山式,曲线弯得好看,四角翘起来像飞鸟,又秀气又活泼。
为啥这么讲究?以前在东北穷得叮当响,后来打下汴京,看见宋朝皇宫那么奢华,直接“抄作业”,改成了柔美绚烂的风格。
祭祀:对长白山的敬畏,中原和民族文化的融合
女真族信山神,长白山在他们心里那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祭祀建筑也透着对自然的敬畏。皇家神庙没直接建在长白山上,而是选了个能“望”到山的地方,还特意找了南北两条水系对着主峰缺口,这明显是学了中原“望山顺水”的讲究。但细节上又带着自己的特色,比如正脊上的走兽装饰,少数民族的味儿很足。像清源文庙的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方形平面,六架椽单檐厦两头造,看着敦实又讲究。
宗教寺庙:不搞朴雅,偏爱华丽又活泼
辽宋战乱多,佛教盛行,金朝也跟着信。但金朝的寺庙和宋辽不一样,不搞朴雅那一套,屋顶装饰更小巧繁琐,色彩五彩斑斓的。门窗上刻的花纹也多,各种图案都有,把辽朝建筑的庄严感改了,显得更活泼亲切,少数民族的审美一下就出来了。
民居:东北人的智慧,火炕才是yyds
东北冬天冷啊,雪又厚,金朝民居屋顶都是硬的能承重的,外墙也厚实,抗风。最绝的是火炕!为了晚上暖和,把床紧挨着烟囱的排烟道,一晚上热乎的。这玩意儿现在东北还在用,绝对是女真族老百姓的智慧结晶,中华建筑里的宝贝。
金朝的“黑科技”:减柱法和移柱法,空间大师
金朝越混越好,尤其海陵王和章宗时期,国力强了,建筑也玩出花了。宋朝建筑本来就牛,金朝学了之后,还搞出了自己的创新——减柱法和移柱法。这俩法子简单说,就是把里面的柱子挪挪位置,或者干脆少几根,室内空间一下子就大了,实用又聪明。像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就用过,绝对是金朝建筑最显著的标志。
金朝建筑,少数民族文化的骄傲,融合出来的精彩
一个朝代的牛不牛,看看建筑就知道。金朝建筑虽然时间短,但融合了宋辽的长处,又没丢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包容和创新,特别能体现女真族的智慧。从宫殿的华丽到民居的实用,细节里全是故事。金朝的建筑文化,现在看也不过时,对后来的建筑影响也挺大的,算是给中国建筑史添了特别亮眼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