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建立后开国勋贵几乎被扫除一空-汤和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明朝开过)

很多人都不了解汤和善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前言,明朝建立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身边名将荟萃,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共计6位公爵、28位侯爵和2位伯爵,此后明军平定河西、收复云南...

admin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明朝开国功臣里,汤和算是少数能善终的,而且活得还挺滋润。明朝刚那会儿,朱元璋身边名将一大堆,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封了6个公爵、28个侯爵、2个伯爵。后来平定河西、收复云南,又冒出一批新勋贵。但到了洪武二十三年的李善长案和二十六年的蓝玉案,开国勋贵几乎被杀光了。这些人啊,大部分根本没犯啥大错,就是实力太强,让朱元璋觉得皇权不稳,所以得收拾掉。可同样功劳不小的信国公汤和,最后却寿终正寝,这是为啥呢?

发小?多次被敲打!

汤和,字鼎臣,凤阳人。按《明史》的说法,他和朱元璋是“同里”,说白了就是一条巷子长大的发小,小时候估计还光屁股一起玩过。不过《明实录》又说他从小没爹妈,是姨妈拉扯大的。汤和比朱元璋大两岁,他出生在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朱元璋是天历元年(1328年)生的。《明史》形容他“幼有奇志”,小时候玩都爱练骑射,还能管着一群孩子,估计那时候朱元璋就跟在他后面小跑。

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在濠州反元,27岁的汤和二话不说就加入了起义军,那时候朱元璋还在龙兴寺当和尚呢。汤和打仗勇猛,很快就升了千户。这时候他想起了小时候的发小朱元璋,派人送信让他别当和尚了,来参军。就这封信,把朱元璋的人生彻底改了。

明朝建立后开国勋贵几乎被扫除一空-汤和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明朝开过)(图1)

汤和与朱元璋剧照

长大后的汤和,性格稳多了。尤其是面对还是个新兵蛋子的朱元璋,汤和一眼看出这人不简单,对他特别恭敬。甲午那年,朱元璋打和州,其他将领还在观望,只有汤和带着自己的部队跟着朱元璋打陈野先,还打赢了。追到赤帝坝的时候,汤和受伤回来了。——《明太祖实录》

之后汤和就一直跟着朱元璋东征西讨,打张士诚、讨方国珍、灭陈友定,功劳不小。洪武三年十一月,汤和被封为中山侯,拿一千五百石俸禄。按理说,这么个根正苗红、功劳又大的功臣,怎么也得封个公爵吧?结果只封了侯爵,虽然是第一个侯爵,但以汤和的资历,还是低了点。《明实录》评价汤和“性颇嗜酒,语言少检”,说白了就是爱喝酒,还老酒后说胡话。朱元璋当年就因为汤和一次酒后失言,一直记在心里。

镇守常州的时候,汤和有件事请示朱元璋,没得到批准,他喝多了就抱怨说:“我守这座城,就像坐在屋脊上,往左看就往左,往右看就往右。”朱元璋听了心里就不痛快了。——《明史》在朱元璋眼里,这就是酒后吐真言,觉得汤和对他有意见,不忠。洪武十一年(1378年),汤和靠建国后的功劳被封了公爵,拿三千石俸禄,子孙能世袭,还给了铁券。就算这样,封他信国公的时候,老朱还没忘敲打他。

诰命里那句“于忠有慊”(慊,qiàn,就是不满)可够狠的,说明老朱一直记着汤和当年的醉话。“虽未彰显,其情在心”更狠,直接说心里对他有疙瘩。可能就因为头顶上总悬着这把剑,汤和后来特别小心,反而躲过了洪武末年的大清洗。

明朝建立后开国勋贵几乎被扫除一空-汤和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明朝开过)(图1)

汤和与李善长剧照

病得巧,躲过李善长案

为了弥补朱元璋心里的疙瘩,汤和后来一直揣摩着老朱的心思。洪武十七、十八年,曹国公李文忠、魏国公徐达先后去世,汤和觉得朱元璋可能想换军界的人了,就主动提出退休,老朱还挺高兴。“那时候朱元璋年纪大了,天下太平,魏国公、曹国公都死了,他不想让将领们老掌兵,又不好直接说。汤和找机会跟他说:‘臣老了,不能再当差了,想回老家,给自己准备个棺材材地儿。’朱元璋一听就乐了,立马赏钱给他在中都修宅子,还给其他公侯都修了。——《明史》

汤和带头退休后,朱元璋赏了他一万锭钞,还在凤阳老家给他盖了新房子。之后汤和就退居二线,只在浙江防备倭寇。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汤和从浙江巡防回来,凤阳的宅子也修好了,63岁的信国公正式退休。这一年朱元璋还没开始收拾功臣。这时候老朱好像忘了当年的不痛快,对这个一起打了三十多年仗的老战友评价很高,还赏了他夫妇三千两白金、五百两黄金。“你当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现在天下太平了,你也老了,让你回老家盖房子住。现在房子修好了,带着家人回去吧。唉,三十年了,看着你走,还真舍不得。”——朱元璋当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挺感人的。——《明太祖实录》

明朝建立后开国勋贵几乎被扫除一空-汤和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明朝开过)(图1)

倭寇剧照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汤和从凤阳来南京见朱元璋,突然中风了。现在说就是脑卒中。汤和爱喝酒,这不,喝出来的。朱元璋还挺重视,亲自去南京的汤和府上看他,还让已经嫁给鲁王的女儿汤氏回凤阳照顾他。不得不说,汤和这病来得太巧了。当年五月李善长案爆发,太师李善长自杀,一大堆淮西勋贵都被收拾了。要是汤和没病,这场风暴会不会波及他?谁也说不准。

女婿死得早,又躲过蓝玉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琢磨了小半年,立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当皇太孙。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早死了。朱允炆是吕氏生的,太子正妃常氏还有个儿子朱允熥。按朱元璋自己的嫡长规矩,皇太孙该是朱允熥啊。但朱标死了,他手下的武勋集团就成了烫手山芋。太子党的核心蓝玉是常氏的舅舅,朱允熥的舅公。要是立朱允熥当皇太孙,这帮武将可能会乱来,15岁的朱允熥镇不住。既然不能用,那就得除掉。所以朱元璋立了没军方背景的朱允炆,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发动蓝玉案,把蓝玉、常升这些人都杀了,还有13个侯爵、2个伯爵。

明朝建立后开国勋贵几乎被扫除一空-汤和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明朝开过)(图1)

朱标剧照

不过说实话,蓝玉案虽然狠,但本来也轮不到汤和。因为被杀的基本是洪武十二年后的新勋贵,比如怀远侯曹兴、景川侯曹震这些。汤和是老牌勋贵,这次本来没事。但真正危险的是洪武二十七年年底到二十八年初。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武将,兵权大多给了晋王、燕王这些亲王。但两年后,老朱觉得儿子们也不可靠,又开始杀。晋王的岳父谢成、亲家傅友德,周王的岳父冯胜,楚王的岳父王弼,都被杀了。

汤和是鲁王朱檀的岳父,他女儿是鲁王妃。按理说,汤和也该死。但一来,鲁王早在洪武二十二年就死了;二来,汤和有“风疾”,最后才得以善终。洪武二十七年正月,朱元璋还派车去凤阳接病重的汤和来南京,说要亲自见见他。“丙辰那天,召汤和入朝。汤和当时在凤阳老家,中风了动不了。朱元璋想他,特意召来见见,慰问了几句,又让他回去,赏了150锭钞,让他给自己选块墓地。——《明太祖实录》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初七,汤和死了,70岁。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停朝一天,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还把他的像供在功臣庙。

明朝建立后开国勋贵几乎被扫除一空-汤和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明朝开过)(图1)

朱元璋剧照

汤和能善终,说白了就三点:一是退休后特别小心,《明史》说他“益为恭慎”;二是病得巧,躲过李善长案;三是女婿死得早,又躲过后面的清洗。算是运气好,也够聪明。

不过最近有说法挺邪乎,说汤和根本没死,是假死化名汤公亮,跑到湘潭当县丞,给朱元璋留下的朱允炆当后手。后来朱允炆被朱棣赶跑,跑到湘潭,汤公亮还保护了他。然后又改名赵榜,繁衍了湘潭的两支赵氏。这说法也太魔幻了吧?笔者不是学医的,不知道中风能不能装。但汤和那时候都70了,朱元璋给孙子留后手,怎么敢用个快死的老头?万一他活不到朱允炆出事怎么办?汤和的儿子们都在当官,也没听说谁失踪了。朱元璋一代枭雄,能想出这么不靠谱的退路?


上一篇: 为何说没有他就没有明朝两大盛世-夏元吉是什么人 (为什么没有他呢) 下一篇:东厂-锦衣卫和六扇门究竟哪个更厉害-西厂 (东厂锦衣卫)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