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作家有)
保尔·昂利·霍尔巴赫,1723,1789,,原名亨利希·梯特里希,HeinrichDiefrich,,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霍尔巴赫,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商人家庭,1735年移居法国,1744...
保尔·昂利·霍尔巴赫(1723-1789),原名亨利希·梯特里希,十八世纪法国那边挺有名的一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这人呢,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商人家里,1735年就跟着家人搬到了法国。1744年去荷兰莱顿大学念的书,后来1753年继承了伯父的遗产和男爵封号,就成了我们说的霍尔巴赫男爵。他和狄德罗他们一起编《百科全书》,是“百科全书派”里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写过不少书,像《自然的体系》《社会的体系》《揭穿了的宗教》这些。其中《自然的体系》特别有名,还有人管它叫“唯物主义的圣经”呢。
聊聊这个人
霍尔巴赫具体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海德斯海姆村,他爹是个特别信天主教的商人。1735年他跟着老爹搬到了法国,那时候路易十五当政,这人大家都知道,法国历史上挺有名的昏君。他统治那会儿,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对外打仗还特别多,大家实在受不了压迫就开始反抗了。之前路易十四“太阳王”时期那么牛的君主专制,这时候早就摇摇欲坠了。伏尔泰、孟德斯鸠这些进步的思想家也开始搞启蒙了。霍尔巴赫正好这时候从德国搬到法国,在巴黎长大的。法国那时候专制制度的烂摊子和早期的启蒙思想,对年轻的霍尔巴赫影响挺大的。
1744年,霍尔巴赫去了荷兰的莱顿大学读书。十六世纪革命后,荷兰那地方经济好、文化也发达,出版挺自由的,出了不少牛人,像斯宾诺莎、格老秀斯、惠更斯、伦勃朗这些大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都在那儿。西欧各国那些被逼得没处去的进步学者,都爱往荷兰跑,有些在自己国家不能出的书,在荷兰能出。莱顿大学更是欧洲第一所新教大学,是新思想的聚集地。霍尔巴赫在那儿学了几年,收获不小,他后来那些进步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就是在那儿打下的。
1748年,霍尔巴赫大学毕业回了巴黎。这时候狄德罗和达兰贝尔他们正忙着筹备编《百科全书》呢,霍尔巴赫立马就加入了,还成了狄德罗的好哥们儿。整个编书过程里,霍尔巴赫作用挺大的,他从头到尾都参与,写了差不多四百个条目,还用自己继承来的贵族身份和家产,给“百科全书派”的活动提供不少方便,他家的沙龙就是“百科全书派”经常聚的地方。霍尔巴赫可以说是这部大书能写完的重要顶梁柱之一。
编《百科全书》那会儿,霍尔巴赫还把卢克莱修的《物性论》翻成了法文。他好好研究了笛卡儿的物理学和英国经验论者的唯物主义思想,还把德国的化学、矿物学著作介绍给了法国的科学界。在继承了欧洲唯物主义的好传统,又对自然科学挺了解的基础上,霍尔巴赫搞出了自己的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
1789年1月,离法国大革命爆发就差半年了,霍尔巴赫去世了。他虽然没亲眼看到这场震撼世界的革命,但他和别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直接影响了革命的进程。就像恩格斯说的,“百科全书派”那些哲学家讲的唯物主义,不管是公开的唯物主义还是自然神论,都成了法国所有有文化青年的信条。这影响太大了,大革命一爆发,这个本来是英国保皇党搞出来的学说,居然给法国共和党人当了一面理论旗帜,还给《人权宣言》打下了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