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托塔天王-的原型呢-李靖为什么会成为 (托塔天王的义女名字叫什么)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在,旧唐书·李靖传,中,唐太宗夸赞李靖说,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

admin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在《旧唐书·李靖传》里,唐太宗夸他说:“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李靖这人,文武双全,特别会打仗,脑子也活络。最早在隋朝当大将,后来跟着李唐混,南边平了萧铣、辅公袥,安抚了岭南,北边干翻了东突厥,西边又把吐谷浑给收拾了,给唐朝立下的功劳那可是实打实的,后来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别看李靖一直都在前线打仗,干的都是带兵打仗的活儿,但他那政治头脑,早就藏不住了。

安抚岭南的时候,李靖就露出了政治家的范儿,后来又短暂在扬州大都督府当过长吏。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提拔他当刑部尚书。贞观二年,他兼任检校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了。第二年又成了兵部尚书,准备着打突厥呢。

都说伴君如伴虎,李靖心里门儿清。他当年压根没跟着李渊父子一起密谋反隋,反而还差点儿向隋炀帝告发这事儿,所以唐朝两代皇帝心里对他一直有个疙瘩。李渊就两次差点儿杀他,都是因为这事儿。

贞观四年,李靖把颉利可汗打得落花流水,回朝后,唐太宗让他当尚书右仆射,管政务。可李靖一点儿也没居功自傲,反而特别谦虚,把自己的政治才能藏得严严实实的。除了打仗时能放开手脚,平时在别的场合都小心翼翼,生怕惹出什么麻烦。

功劳越来越大,李靖更怕功高震主,做事越来越收敛。每次开宰相会议,他都装得啥也不懂,在一旁安安静静听房玄龄、魏征他们讨论,有时候还得故意装糊涂,让唐太宗放心。

托塔天王-的原型呢-李靖为什么会成为 (托塔天王的义女名字叫什么)(图1)

有回李靖平了东突厥,御史大夫温言博嫉妒他立了大功,就诬告说李靖管不住手下,军纪涣散,把突厥人的宝贝都抢光了。

唐太宗对他又是骂又是拉,先是一通狠批,后来又说赦他罪、赏他功。李靖一声不吭,默认了,还一个劲儿磕头认错。

后来李世民发现李靖手下根本没抢珠宝,挺不好意思的,跟李靖说:“之前有人在你背后嚼舌根,朕现在明白过来了,你别往心里去。”

不过,李靖也算见识了唐太宗对武将的猜忌。平定吐谷浑的时候,李靖治军严,得罪了总管高甑生。回来后,高甑生就联合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一起告李靖要谋反。

唐太宗没因为李靖平了吐谷浑的功劳、又上了年纪就放过他,还是让法官去查了。

还有一次,唐太宗让李靖教大将侯君集兵法。结果没过多久,侯君集跑去告状,说李靖只教他皮毛,不教真本事,肯定是想谋反。

唐太宗就问李靖咋回事。李靖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侯君集自己想谋反。现在国家安定了,我教他的兵法足够他镇住四方了,他还想全学会,不是要谋反是啥?”唐太宗一听,这才消了对李靖的疑心。

李靖心里明白着呢,自己在朝廷待了这么多年,功劳不小,赏赐也拿了不少,觉得该早点退休回家,免得惹祸。于是他就趁着唐太宗派他去考察民情的时候,以“脚不好”为由,请求告老还乡。

唐太宗看他态度挺诚恳,就答应了。不仅夸他是“一代楷模”,还赏了他两匹好马、一千匹绸缎,还特意给他做了根寿杖,走路拄着方便。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重,唐太宗亲自到床边看他。同年7月2日,李靖去世了,享年79岁。

托塔天王-的原型呢-李靖为什么会成为 (托塔天王的义女名字叫什么)(图1)

李靖的脑子在整个历史上都算顶级的。他靠军功当上宰相,政治才能也慢慢显露出来,但他从来不多显摆自己。这么着,他躲开了很多名臣遇到的倒霉事,安安稳稳活到了最后。

李靖把自己那大智慧的另一半藏得死死的,以前立的功劳一点儿没受影响,一辈子荣华富贵没烦恼。这本事,比真把才华使出来还更能耐,这才是大智慧。

再加上李靖功劳太大,他死后经常显灵,帮老百姓解决难处,大家就给他建庙供奉。到了晚唐,李靖慢慢被神化了,到了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就把他当成了“托塔天王”的原型。


上一篇: 他是如何做到的-李靖灭了当时十分强大的东突厥 (他是如何做到脱稿演讲的) 下一篇:原来他得到了诸葛亮的八阵图-唐朝武将李靖为什么用兵如神 (原来他得到了他的帮助)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