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完颜亮又是怎么被乱箭射死-完颜亮为南侵作了哪些准备 (完颜亮是谁的儿子)

海陵王完颜亮自登基之初,就打算有朝一日南下江南,进而统一海内,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正隆四年,1159,冬,完颜亮派遣翰林侍讲学士施宜生出使宋朝,随派一名画工跟随前往,回朝后,画工将所绘的临安图献给了...

admin

海陵王完颜亮一上台,心里就揣着个大目标:迟早得打过去,把江南也收了,整个天下归他管。正隆四年冬天,他派了个叫施宜生的翰林学士去宋朝,还顺便带了个画工。等画工回来,把临安城的图献给他,完颜亮一看,江南那山水风光,顿时就挪不开眼了,直接题了首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这诗里藏的野心,谁都能看出来。

可问题是,金国那时候,真没到能一口吞下宋朝的份量。

所以完颜亮一提南伐,朝廷内外立马炸了锅,反对声一片。

完颜亮又是怎么被乱箭射死-完颜亮为南侵作了哪些准备 (完颜亮是谁的儿子)(图1)

尚书令耨碗温都思忠一看这架势,赶紧劝他,完颜亮气得直想拔刀,可一想人家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才没下手。左丞相张浩也试着婉言劝了几句,结果被扒了裤子打板子。太医使祁宰更直接,上疏说宋不能打,打必败,完颜亮看完直接炸了,下令在闹市把他砍了,家产全没收。连皇太后徒单氏都站出来反对,说连年打仗,国力得歇歇,完颜亮居然直接杀了太后,还把尸体烧了扔水里。这下朝野都吓傻了,再也没人敢吭声。

打仗得有人啊,金国兵力不够,完颜亮就下令全国征兵。各地的猛安谋克部,只要20岁到50岁的,一个不落全抓去当兵。有的兵士家里有老爹老妈,求留一个伺候,都不行。征来的主要是女真、契丹人,一共24万,按体力分,壮的是正军,弱的是随从,一个正军配一个随从。汉军也征了不少。

征兵的同时,又下令收骡马,民间牲畜几乎被抢光,收来的太多没饲料,就扔到老百姓没收的田里放养,庄稼全糟蹋了。为了充军资,还提前收了五年的租赋,百姓怨气冲天,社会眼看要出大乱子。

完颜亮还琢磨着迁都到南京(汴京),方便以后打宋朝。正隆三年冬天,就让左丞相张浩和敬嗣晖去建南京宫室。张浩说中都刚建完,老百姓累得不行,别折腾了。完颜亮根本不听,张浩和敬嗣晖只能照办,把原来宋室的宫殿全拆了重建。正隆年初才建好,那宫室修得叫一个华丽,民力耗费多少,根本算不清。

这时候,南侵的准备差不多了,完颜亮还特意跟宋使徐度说,他要去南京巡幸,没别的意思。正隆二年二月,他把尚书省、枢密院这些大机构都搬到南京,只留了几个小官守中都。到了九月,金军分四路杀向宋朝,一路从海上冲临安,一路从亳州、宿州打淮泗,另外两路取荆襄和四川。十月,完颜亮自己带兵打寿春,快到淮河北岸了。

完颜亮又是怎么被乱箭射死-完颜亮为南侵作了哪些准备 (完颜亮是谁的儿子)(图1)

宋高宗赶紧让老将刘锜去挡,可刘锜年纪大了还病着,副帅王权更怂,见金兵来连夜跑路。守将不战自退,金军简直畅通无阻,半个月就占了真州、庐州、扬州、和州,杀到长江北岸,跟刘锜的军队隔江对峙。刘锜被淮西金军拖着,又接到退守长江的诏令,只能一路往后撤,从淮阴退到扬州,最后守到镇江南岸。

宋廷一看不行,赶紧撤了王权的职,换李显忠当都统制,又派中书舍人虞允文去采石犒军。虞允文到了采石,赶紧跟将士们商量怎么布防,步兵骑兵藏岸边高坡后面,水军分成五队,一队停江心,两队两翼,两队埋伏在港湾里。十一月初八,完颜亮亲自指挥渡江,先派小股水军试探,见宋军没动静,以为能行,就挥着红旗带几百艘战船冲过来。船快靠岸时,金兵才发现高坡后面藏着宋军,都惊了。前70多艘船勉强靠岸,兵刚上岸,后面的船因为不熟悉水道,在江里打转。上岸的金兵全被宋军灭了,江里的船被水师截断,金军大败退回杨林河口。

第二天金军又来,虞允文早把渡口封了,放箭射死一堆金兵,又放火烧了300多艘战船。金军伤得重,只能往淮东撤,想跟扬州、瓜洲的军队会合,结果宋军早布好防,他们根本过不去,只能打算北撤。

就在完颜亮带兵往前冲的时候,留守东京的完颜雍已经被兵变的将士拥立为帝了。完颜雍一上台,就发檄文数落完颜亮的罪,把他废成海陵庶人,还派兵断了后路。完颜亮没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打,打算破釜沉舟。十一月二十六,他集中兵力,逼着将士第二天必须从瓜洲渡长江,后退的杀。可对岸宋军士气正旺,防守严实,渡江基本没戏,金军进退两难。后来听说完颜雍在辽阳称帝还废了他,军里人心散了,开始成群逃跑。兵部尚书完颜元宜带着人一早就冲进完颜亮的营帐,乱箭把他射死了。

完颜亮死后,金世宗给他谥号“炀”,想葬在诸王墓地,可朝臣都反对,最后只能迁到四十里外的一个平民坟茔下葬。

完颜亮又是怎么被乱箭射死-完颜亮为南侵作了哪些准备 (完颜亮是谁的儿子)(图1)


上一篇: 位高权重的完颜洪烈-为何会喜欢已经结婚生子的包惜弱 (位高权重都是啥) 下一篇:为何会走向两个极端的评价-海陵王完颜亮究竟做了什么 (为什么人会走两个极端)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