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才女魏玩-为什么说她的一生都折在了丈夫身上 (魏国才女)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魏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宋朝是一个出才女的朝代,李清照以自己的才华震撼了半个大宋,唐婉以一首,钗头凤,叫多少文人动容,朱淑真的词作虽被烧毁却依旧叫人传颂至今,...
宋朝那会儿,才女是真的多,李清照的词能横扫半个大宋,唐婉一首《钗头凤》让多少人念叨到现在,朱淑真虽然词作被烧了,可传下来的几句还是让人惊艳。说到底,宋朝是文人的天下,而这些才女,硬是撑起了半边天的锦绣。
在这些才女里,魏玩绝对算得上是闪亮的那一个。文人排座次的时候,李清照稳坐第一,没人有意见,魏玩紧随其后,排在她前头,朱淑真都得往后稍稍,可见魏玩的才气是真没得说。不过魏玩这姑娘,满身才气都扑在了情爱上,整个人生也跟着栽在了丈夫手里,现在想想,真是挺让人唏嘘的。
她把自个儿当柴火烧,全扑进爱情里了,结果呢?丈夫根本没接住她的情,生生让她在怨怼里过了一辈子,脸上就没见开过怀。
魏玩出身名门,年轻时也是个自在的姑娘,跟自家兄弟比诗论文是常事。可嫁了曾布之后,整个人就收了心,眼里心里全是丈夫,他高兴她就乐,他发愁她就跟着愁。
有回曾巩、曾布、曾肇三兄弟凑一块儿,魏玩还写了句“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那股子骄傲劲儿,隔着纸都能闻到。那时候曾布还籍籍无名呢,才学比不上大哥曾巩,官职也小得很,可魏玩就认准了他,满眼都是小女人的崇拜劲儿。
她写“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怎知”,把心里话全掏出来,抱怨曾布不解风情,简直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就盼着他能看见自己开出的花。可这情啊,终究是喂了狗。曾布虽然是名门之后,可身上那股子功利气比文人风骨重多了,眼里只有官场和功名。
要是魏玩泉下有知,估计得气活过来——曾布压根不是什么良人,妥妥的渣男!她把那个叫张氏的姑娘当亲闺女养,教她读书写诗,结果呢?张氏跟曾布搅一块儿去了。曾布对张氏那副和颜悦色,魏玩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俩人一个没底线,一个不要脸,魏玩刚走,张氏还用魏玩教她的诗,给她写悼念诗,真是讽刺。
可魏玩活着的时候哪知道啊?在她眼里,曾布哪儿都好,浑身上下没一点毛病。曾布那些破事,她全用“人各有志”给圆过去了。支持王安石变法又挑刺儿,被王安石打压,仕途不顺,魏玩不抱怨,也不说他没出息,就一句“你努力就好”。后来曾布在朝里为了往上爬排挤别人,京城里到处都是他的谣言,魏玩还自个儿骗自个儿,觉得丈夫肯定有苦衷。
可这满腔的情意啊,终究是错付了。曾布眼里心里压根没这个妻子。他外放做官,宁可自己一个人去异地,也不带魏玩。一个弱女子,就这么孤零零留在江西老家,天天盼着他的信。
她写“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三军败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表面写霸王虞姬,说的不就是自个儿吗?等了曾布那么多年,等他回头,等他懂她,等他跟自己诗词唱和。从青春年少等到人老珠黄,从曾布无名小卒等到他权倾朝野,从北宋等到南宋,啥都没等到。
她终于明白,曾布不是不懂,是装不懂;不是忙,是不想搭理她。可醒悟得太晚了,那颗把他当全世界的心,早就凉透了。这时候她娘家也没人了,离了婚都不知道能去哪儿。
她写“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栏,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这时候心里全是怨了:为啥不早说?为啥不早点让她醒悟?为啥要耽误她一辈子!
一开始只是想丈夫,怨不能团圆,到后来,魏玩那颗年轻的心,彻底死了。心里再没乐过,满肚子的诗意,也全没了。
后来魏玩成了宰相夫人,把婚姻不幸的朱淑真接到身边,既是惜才,也是觉得同病相怜。有了朱淑真,魏玩总算能稍微松口气,抑郁也缓解了点。可她还是看不得春光,看不得热闹,写“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心里早千疮百孔,补不回来了。
魏玩这一辈子,就这么耽误了,没得到曾布的爱,还因为这个渣男把自己的才气都磨没了。真是可惜,一代才女,困在爱情里,一天比一天不开心,到死都没解脱。

魏玩耽误了自己的一生,也没有得到曾布的爱情,反而因为曾布这个渣男蹉跎了自己的才气,实在是可惜。一代才女就这样不得解脱,耽于爱情里一日不如一日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