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Merime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收集出版的剧本集,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包括五个剧本,和历史...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erime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写剧本、历史故事,也写小说和中短篇。主要作品有剧本集《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含五个剧本)、历史剧《雅克团》,长篇小说《查理九世的轶事》,还有《马特奥·法尔哥内》《攻占棱堡》《塔曼果》《高龙巴》《卡门》《伊尔的美神》这些中短篇。
作品主题
宗教伦理和世俗道德的冲突,用来消解宗教的神圣和权威,这事儿在梅里美作品里老出现了。他让世俗之情和宗教之情对着干,狠狠揭穿虚伪、残酷的宗教道德,还肯定人对世俗情的执着,赞美朴素真诚的人间真情。作为上流社会的文化人,梅里美对资本主义那一套挺不满,担心人性变坏。他觉得民间道德里那些没被现代文明糟蹋的东西,带着生命的庄严和力量,想借这个找找迷失的自我,治治资本主义文明的平庸虚弱。他也含蓄批评了吉普赛人边缘的活法,觉得占卜、偷抢这些和文明冲突的行为,让他们漂泊时难彻底享受自由,但也说这和欧洲中心文化欺负他们有关。
梅里美写东西不光让人震慑,更想让人醒过来。人都渴望自由张扬,可社会秩序需要法律道德,文明人一味克制欲望找精神超越,又把生命压得死死的,痛苦一堆。怎么让社会更有人性、更有创造力?他干脆不粉饰,直接写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习俗道德,想在现代文明、民间道德、蛮族伦理里找个平衡点,用异质文化激活那稳定但平庸的文明。
艺术特色
梅里美这人风格独特,作品里地方色彩和异国情调浓,语言朴实,情节抓人,人物性格鲜明,特有感染力。他小说写得特简练,情节集中,不搞抽象分析,也不啰嗦细节。文笔惜墨如金,短篇幅里能扯出大社会问题和深刻阶级矛盾。
他中短篇塑造了好多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让法国中短篇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写人物性格,梅里美明显受司汤达影响,司汤达爱写有毅力、敢作敢为的人,梅里美也这样。但司汤达从文明社会里找,梅里美不,他笔下都是不开化的“化外之民”——科西嘉的山民、非洲的黑人、到处流浪的吉普赛人,都离文明社会远,或者跟文明格格不入。梅里美觉得,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品性比被文明污染腐蚀的高,性格有光彩,生命力强,所以他爱写他们。
他中短篇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混搭,法国文学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过渡,他就是代表。浪漫主义体现在他爱搞冒险的异国情调和地方特色,不少故事都在异国他乡,科西嘉岛,甚至“地狱”,所以传奇色彩浓,艺术魅力大。他还爱神秘事物和特殊性格,对这些事儿他有股子劲儿,常浓墨重彩写。他讨厌普通生活,想和单调的日常断绝关系。尤其爱神秘,这点和屠格涅夫像,他夸屠格涅夫“善于让心灵掠过朦胧的陌生事物引起战栗”,这话也说他自己。他爱神秘气氛,让小说有浪漫主义的神秘美。
他还喜欢用第一人称,这法子挺独特。第一人称让小说可信,显得客观,增加说服力,十九世纪作家都爱用。梅里美用第一人称时,常保留自己真实身份,有时候以考古学家身份去考察风土人情,还时不时跟读者对话评判人物。这样他和人物保持距离,是目击者或介绍者,讲浪漫的戏剧故事,文字轻灵,明快,偶尔还闪着现实主义的洞察力。
此外,他还擅长搞艺术意境,不让读者一眼看透他的意图,老用些有启发的描写勾起兴趣,情节推进时,一层层把读者带进新意境。
心理描写也厉害,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不连篇累牍,三言两语就能抓住人物心理活动。
人物影响
他对法国中短篇小说贡献大,对十九世纪法国和欧洲文学影响也大。可以说,梅里美是法国第一个中短篇小说大师,从他开始,法国中短篇小说成熟了。
人物评价
梅里美在文学创作上算不上伟大,但绝对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生活在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最后较量到建立统治的时代,创作从批判封建到否定资本主义,作为资产阶级作家,他反封建的激情和锐气比揭露资本主义多,因为他常只从某个侧面贬责资本主义时代。(法语翻译家柳鸣九评)